西西河

主题:【原创】自己写一下对美国人登月的看法,可能会挨砖头 -- 黄河故人

共:💬100 🌺10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回答一下

首先要认清一点,美国月球计划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肯尼迪61年说的在本年代(60年代)结束前把人送上月球。对这个计划的各环节,即使金钱不是问题,时间也是。NASA肯定无法试验各种大小可能的情况,所以只能有选择的去做最重要的实验。

相对于其他环节,从月面起飞不是什么困难的环节。美国的登月设计采用的是分体登月方案,指令舱和登月舱分开。登月舱登月时指令舱在100公里左右高的轨道绕月飞行。要知道200公里以上才算地球的近地轨道。100公里高,再考虑到月球引力小,无空气阻力等等因素,从月面起飞到达这高度真的不算什么。

所以NASA的精力也没在这方面。登月舱在地面就做过多次各种试验来论证。然后是近地轨道试验。登月舱的第一次飞行(无人)是68年一月阿波罗5号把它带到近地轨道上做变轨试验以验证它的推进系统可以胜任月面起飞和各种变轨操作。再下一次阿波罗9号的飞行就是带着登月舱(这次有载人)和指令舱在近地轨道试验有人操作的变轨和与指令舱对接。再下一步阿波罗10号带着全套装备到月球轨道重复上一次的实验。这次试验中登月舱甚至降到了离月面只有10公里的高度,再回来和指令舱对接,返回地球。

所以你看NASA在登月舱68年首飞,要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把人送上月球的期限下一步一步做的还是很谨慎的,完全谈不上“对他们的宇航员生命安全是如此不在乎,关系到宇航员能否安全返回的这么重要的一个环节居然一次试验都不做”。

另外您说的那种试验其实是不可能也没意义的。在当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下,是不可能让计算机自动控制这个登月舱做全套设计操作的,很多操作必须依赖驾驶员。而且为了试验点火离开月面这么简单一件事,要克服让登月舱自动离开指令舱,自动下降高度软着陆等等复杂得多的步骤,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