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山西人也来喊冤了 -- 荆棘探兴

共:💬26 🌺4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几亿年前是热带森林,然后经过地质变化。

山西人部分地区的煤主要形成于石炭二叠纪,大约距今2.7——3亿年之间,当时山西所在的古大陆板块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炎热潮湿,长满了由高达30多米的石松、羊齿和蕨类植物组成的热带森林,茂密的气根和板状根十分粗大,枝叶交错缠绕、遮天蔽日。随着海平面的缓慢升降,人片树木倒在水中,植物遗体在沼泽水的覆盖和微生物的参与下,经过生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变化变成了泥炭。后来地壳下沉导致相对海平面上升,泥炭在越来越厚的沉积物覆盖下压实脱水,又在不断升高的地温作用下逐渐变成了褐煤、烟煤以至无烟煤。”

“随着华北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到了距今1.5——2亿年左右恐龙出没的侏罗纪,山西终于到了气候湿润的北温带。山西北部可能就是当时巨大的鄂尔多斯湖盆的一部分,湖边重新长满了新的森林。随着地壳下沉,湖水淹没了岸边的森林,倒下的树木埋藏在沼泽里形成年纪更轻的煤(内蒙古、陕西一带许多煤就生成于这个时代)。在距今6千万年左右的新生代,山西北部又经历了另一个成煤期,这时形成的煤主要是煤级很低的褐煤。后来气候逐渐干燥,煤的形成终止,燕山期和喜山(喜马拉雅山)期的造山运动使华北聚煤盆地发生构造分异,山西境内耸起五台山、太行山、吕梁山等高大山峦,有些地方的煤在活动剧烈的岩浆烘烤下慢慢变成了各种煤级更高的优质煤。”

“山西前后有三个成煤期,由于各个成煤期植物遗体堆积的速度与地壳下沉的速度配合得非常好,加上成煤期后地质构造稳定,含煤地层受破坏不大,使山西保存了今日采之不尽的煤。”

经历了沧海桑田,山西的煤在地下至少沉睡了6千万年甚至 3亿年之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