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城市新闻之战 -- 静然如此

共:💬7 🌺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城市新闻之战

从何时起呢,咱们打开电视随时可以看新闻了

一些鸡飞狗跳的事,如119消防队员取拿蜂窝,车祸伤亡,某男跳楼,某女服毒...

一条接着一条,5点钟看过一次,7点钟还会再看到一次,换个频道仍然如此

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张大姐要送狗,李大姐丢了猫

第一天没送出去,第二天接着送,第一天没找到,第二天接着找

是的,新闻太少了,新闻栏目太多了,出现了电视新闻几国纷争全面竞争的场面

却又不可能如北京包子那样去制造一桩,索性看到就报,跟踪去报

有时可以看出,台台为了标榜自己的新闻之新,是想尽了办法

卫星直播车成天四处去拉新闻,记者争分夺秒发回抢先报道

有时甚至就是场演唱会,可以发成好几大条新闻,在直播的时候一条一条的放

有的台在字幕上打出时间,在直播的时候递上稿子,表示新闻多么的具有实效

这一切的煞费苦心都是为了那堆名叫收视率的数据,而展开一系列的争斗

然而这一场争斗究竟又换来了什么呢?

面对台台依旧的新闻,观众做何想法呢?

继续往前以快节奏抢先的新闻,以及新闻的制作者们有时间停下来回顾片刻么

在我们狂哄烂炸之后,还能继续怎么招法呢?

观众是没的机会选择画面的,但观众有的机会掌握遥控器

即使无法换台,也可以关闭电视,关闭了电视,那一堆数据又如何升降维持呢?

那堆数据再怎么紧张的维系着电视台的利益,而数据的升降操控真实的是属于观众

为收视率而焦头烂额的领导们在很多时候应该跳出这一思维定局的吧

媒人们老说,现在观众的胃口刁钻了

往往却是一些\"标新立异\"\"讲求时效\"\"鲜活刺激\"...的花招调高了观众

媒体的传播引导了观众的理念,向一些更惊险更刺激,感官更强烈的方向追求

让传播者很多时候,一面迎合着观众,一面忘记些基本的人文关怀

沈殿霞到了弥留之际,我们能感受更多的暗示是\"她究竟多久去?\"

这是否是属于她莫大的悲哀呢?

曾一度带给众人欢笑的女星在最后时刻也不过被人追问去日何时

在临终之时没有平静,却有更多家庭内部矛盾被披露,被追踪,被人品头论足

而这一切的造就者是谁呢?

媒体可以推卸责任给观众,因为是观众想了解

而观众却说是媒体引导,你不引导我去看,我为何这般去想?

观众的想法可多了,媒体照顾的周全吗?但本大可引导的正面啊

不至于,终有一天,走向死角.....

当我们对影星们的死活都麻木的时候,又该报道什么了呢?

别总拿观众胃口说事儿,做好观众思想工作,收视又怕个什么呢?

不是不明白现在的媒人们为了抢观众眼球而做的各种努力

想破脑袋却又总讨不到好的哀愁

在做的时候往往也是一边奋力前进着,一边跟风,一边麻木

一直没有一个点能真正站住脚,又力挽狂澜的挽回局面

有时候也许我们该抛弃一些什么,拾回一点什么,改变一点什么

关键词(Tags): #城市新闻#收视率#感想#角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