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战场上的蒲公英(十一) -- 王外马甲

共:💬132 🌺93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根据我现在对中国驻印军材料的阅读

曾有少量新一军部队接受过伞降训练,这些人员并可能投入过实战,1945年4月,英军温盖特空降旅在孟拱以南发动奇袭,切断北缅铁路,当时日军称其为“英中混合伞兵部队”。

这次奇袭给日军造成了极大被动,南方的英帕尔和北方的胡康两大日军集团被分割,已经陷入包围的18师团更是全线震动,日军被迫出动缅甸方面军总预备队安兵团(53师团)加入战斗,猛攻空降部队的环形阵地。

这是一个袖珍的市场花园行动,结局却好得多,一方面基本达成了动摇日军后方的目的,53师团随后和新一军发生激战,无法按计划抽身南下支援英帕尔的日军,导致日军三个师团败退途中没有掩护,演变成大溃败。另一方面,英军在顽强抵抗后因敌众我寡向孟拱河谷的新一军靠拢,主力脱出重围。

英军温盖特空降旅和中国远征军互不隶属,里面出现中国伞兵令人感到迷惑,而日军确实有这样的记载,我推测也是事出有因。

第一,温盖特旅和中国远征军,美军麦部队同属史迪威指挥,在进行打通中印公路的战斗。当时的作战事态是新一军从中路从西向东强行突破胡康-孟拱河谷,左翼美军麦部队和新30师奇袭敌后密支那机场,随后以大量飞机运送部队到达该机场投入对密支那日军的攻击,开世界各国机降作战之先河,右翼就是温盖特旅团的奇袭,切断了南方日军通过铁路和孟拱,密支那日军的联系。(温盖特旅同时受英军指挥,在右翼的行动可以同时配合英军在南方的英帕尔作战,所以这次出动英美的意见是一致的)而无论左翼还是右翼,都是偏师,中国远征军是这次作战的主力,因此,发动奇袭后有效地和远征军构成完整作战体系至关重要。这样,在英军中包含一部负责联络,侦察的中国军人很有必要。

第二,这种敌后迂回的战术,最初为史迪威所排斥,但他是个善于学习的人,胡康河谷前期作战中孙立人几次巧妙的迂回作战虽有抗命之嫌,但效果很好,从瓦鲁班迂回战开始,史迪威开始将美军麦部队投入迂回穿插,效果很好,对密支那和孟拱南方铁路的垂直空降作战,应该是史迪威对这种成功作战模式的放大使用 -- 孙立人一次穿插也就十公里左右,属于战术性的,史迪威的空降作战将迂回扩大到百公里以上,已经有了战略性攻击的含义。而穿插作战中,在密林里面中国军队的出色表现令人刮目相看,他们习惯于艰苦环境,善于用简单使用的方法解决问题 -- 比如一人一口砍刀,依靠人多就解决了美军认为需要推土机伴随才能完成的林间开路。温盖特旅团是反攻缅甸的先遣部队,战绩辉煌,刁钻凶猛,但损失也是很大的,所以,这时发动如此大规模的作战,从善于迂回作战的中国远征军中补充一部分兵员,也是正常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远征军小部队地面穿插,与空降的英军会合共同作战,引发了日军的错觉,这部分内容,我需要更多的材料才能确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