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陆军主力坦克发展历程(上) -- 风中的羌笛

共:💬50 🌺18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花送好文

不过还是有疑问。

在中国和俄罗斯对新型坦克的性能数据秘而不宣的情况下,国际武器评估预测小组如何可靠地评估呢?要是根据猜测,那和网上军迷的水平也没有太大的两样。何况很多实际作战性能不是技术数据能反映的,这样的评估到底有多少意义呢?

珍宝岛反击战中,“我军多种口径加农炮炮弹曾纷纷向这辆瘸了腿的巨兽身上招呼,但除了能炸飞车身装甲外的一些附加装置,竟对其主装甲毫无办法。”,如果只指加农炮,那应该就是85炮,记得100炮是珍宝岛之后的事情了。85炮打T62当然打不穿,100炮都吃力,要是把122榴或者152榴拉上来,不大可能打不动的,毕竟这辆坦克已经动弹不得了。

说中国的120炮先于德国120炮装备坦克,这可能有失公允。豹2是79年服役的,120炮不可能是79年才研制成功的。按照西方关键技术先导的做法,120炮应该在此之前很久已经开始研制、试验了,到79年的服役的时候,已经超过研制阶段,而是成熟产品了。相比之下,中国的120炮在70年代末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122坦克的技术思想是有问题的。如果120炮的威力、精度和火控足够优秀,那就没有必要再装备4枚反坦克导弹。同时装备坦克炮和反坦克导弹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有意义:坦克炮主要用于反步兵或者近距离反坦克,这样的情况下,大威力坦克炮就多余了。装备20毫米小高炮不是中国的独创,60年代的法国AMX30就有。问题在于,没有相应的火控和观瞄系统,20毫米小高炮没有意义,在行进中根本打不上天上高度机动的飞机。每辆再加上火控和观瞄,那系统的复杂程度超出任何国家的负担能力。122坦克实际上不是技术上的超前,而是没有清晰技术路线和指导思想下将技术概念的盲目堆积,是技术落后国家追求进步时的一个通病,日本早先的FS-X战斗机方案就是这样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