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狼兄说的有理--也劝萨苏不要讨论这个话题 -- 瀚海拾贝

共:💬193 🌺3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一下。

关于上山下乡问题,萨的观点是完全否定,好像没有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河里有位履虎尾前辈,在河里写过多篇有关他文革做知青的经历。老冰也写过。不知道萨兄是否看过。这二位都是货真价实的知青。

我母亲和舅舅都是最早下乡的一批人,他们的朋友里也有相当多的是返城知青。据我了解,当年的那些知青对文革的看法并不与老萨相同。现在很大部分人的甚至相反。相当多的人对毛主席还是相当理解的。

1、很多人都明白,文革是对着当权的干部们。而改革以后,某些干部的表现太差。比如:据我所知,有个大连的干部曾经将一个被他shit的女服务员的一个breast给咬下来(有人把这事按在薄部长身上了。实际上,不是薄干的,而是另一位大连官员干的。这位还曾经是薄的竞争对手,与薄水火不容。薄部长真是比窦娥还冤呀)。当然这是极端事例,不过被曝光的贪官可一直不少。世纪末,著名的沈阳慕马案可是将沈阳市委市政府等连窝端了,还牵扯进黑社会(刘涌)。

2、许多知青一生最难的时刻不在文革,而在90年代的下岗大潮。这点在东北最严重。那时期,有相当多的原知青(我估计有一半以上)赋闲在家。他们那时普遍四五十岁,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企业破产的(相当一部份企业被贱卖,有些企业纯属是厂领导搞鬼闹的,这也是MBO被叫停的原因),由于许多是一家子都在一个厂里工作,这下子全完蛋了,你就是在能吃苦也没用,人家也不要你。再加上著名的医改教改,这使得他们对邓提拔的朱(右派出身)恨之入骨。我就听到过某些东北下岗工人骂过,当年反右没有听主席话,反右太轻了,将一个姓朱的给便宜了,现在后悔...

3、现在一提到专家教授,他们不会想到陈景润、张广厚、张冬冰,而是想到厉以宁等人。砖家叫兽代表了社会上许多人的看法。另外,现在许多地区的中学老师通过补课压榨学生家长,已经引起公愤了。

4、那些知青相当多的原本也不可能念大学,成为知识分子的一员(90年代以前的大学升学率摆着呢)。除了后来念了大学的,他们自己并不认为自己是知识分子,而就是普通劳动者(工人)。再加上,知青的参加工作时间是按照其下乡时间开始计算的,对于许多知青(原本就不是读书那块料,原本就准备当普通工人)来说,上山下乡的损失并不算大,特别与中年下岗相比。

综上,既然主席当年整的几种人(几个阶层人士)现在确实比较招人恨,而且当年自己受的苦还可以忍受。理解主席当年的好心办错事,就很自然了。

最后,俺抗议老萨“性别歧视”。关于滴灌问题,我最先提出是以色列人先搞出来的。但老萨直到非提出以后才改。作为一个萨粉,俺太伤心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