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下)十、南伐 4:兵信 1 -- 1001n

共:💬10 🌺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完颜亮的一生(下)十、南伐 4:兵信 1

十、南伐 4:兵信 1

  率兵南伐、推翻赵宋王朝、统一天下,是完颜亮目前最关注、最在意的一件大事。但是,即便在大金内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想法。

  在前面我们曾经提到,正隆三年(1158年)五月,完颜亮对大臣们说,

    朕欲迁都汴京,将宫室重修,加兵江左,使海内一统,卿意如何?

  在前文中,我们没有提到他究竟是对什么人说的,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现在,我们依据《正隆事迹记》,再来看一看吧:

  在场大臣:

李 通 吏部尚书 (正三品)

翟永固 翰林承旨 (即“翰林学士承旨”,正三品,负责“制撰词命”)

敬嗣晖 宣徽使 (实为“左宣徽使”,与“右宣徽使”均为正三品)

韩汝嘉 翰林直学士(从四品)

  然后,完颜亮“首问吏部尚书李通”。

  这位李通,是《完颜亮的一生》中出现的第五位跻身《金史·佞幸传》里的“高手”(前四位按本文出场顺序,依次是谄佞的萧肄、令史高怀贞、聪明人萧裕和说评书的张仲轲)。如我们以前说过的,既然是佞幸,必然是既聪明又受宠,现在这位李通当然也不例外。

  以李通的角度来看,完颜亮的这句“卿意如何”立刻就带来了两个问题。首先,它确实貌似可以打上一个谦虚的问号,但它到底是不是一个问句?换言之,皇帝完颜亮究竟是在“询问”,还是在“说”?

  其次,如果它不是一个问句的话,那么为什么他要弄得像个问句?

  因此,答案其实很清楚:第一,这不是问句;第二,他在让大家表态!

  “以阿谀面从,惟佞是务”的李通,心里瞬间就想通了,立刻回答说“正知天时人事不可失也”。

  由此看来,不把李通打入《佞幸传》,也着实是浪费这个人才了。虽然“天时人事”究竟如何“不可失也”、“失”了以后又会如何不堪,李通没有、也根本就不打算给出一个论证,但是——所有事情都坏在这个“但是”之后——但是这个回答是百分之百“政治正确”的,而政治正确的回答,永远就是“最正确”的回答。

  果不其然,完颜亮“深悦之”,高兴地转头问下一位,翟永固。

  翟永固这个人,在讲述完颜亮改革科举时我们提到过,曾经当过命题的主考官。虽然他的官当得不小了,可毕竟是个读书人,碰上这样的问题,还是本能地以读书人的观点作出了第一反应:

   宋人事本朝无衅隙,伐之无名。纵使可伐,亦无烦亲征,遣将帅可也。

  这是《金史·翟永固传》里的说法。而按《正隆事迹记》里的记载,他的话甚至更要反战一些:

   燕都始成未数载,帑藏之匮乏未补,百姓之疮痍未痊,岂可再营汴都而重劳民力?况江南乃继好之邦,岁以厚币礼陛下,同(个人疑为“岂”)可无名出师而重劳征伐哉!臣为二事俱不可。

  ——燕京盖好了没几年,国家财政缺钱补都补不上,老百姓还没缓过来,怎么能为营造汴京再重重地耗费民力呢?何况南宋是我们的友好邦邻,每年都出血孝顺陛下您,怎么能胡乱出兵而再次费力征伐呢?我觉得吧,这俩事儿都不能干。

  如此回答,读书人的节气肯定是保持了,而皇帝那边,会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喜欢听么?当然连百分之一的可能都不会有。一点都不奇怪地,完颜亮怒斥说,此事“非老奴婢所知”——得,这么一句话,翟永固就成了没见识的老丫鬟了……

  现在,完颜亮爱听什么已经很清楚了。之后,懂事的敬嗣晖立刻附和李通的意见,“臣与李通所奏同”;而究竟也还是个读书人的韩汝嘉,却站在了翟永固的一边,“臣与翟永固所奏同”。

  这么明显的局,居然还有人梗着脖子说不中听的话!完颜亮气了个半死,让翟永固与韩汝嘉这两个不长眼的翰林靠边,“殿侧听旨”。二人在候旨时,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来“重则刀锯,轻则鞭笞,必不能免”了。没想到这时候完颜亮召来另外一位翰林、“翰林待制”的綦戬(音“齐简”;翰林待制是正五品),来给自己讲晋史。綦戬的课上完了,完颜亮“怒稍霁,赦而释之”,门外忐忑不安的两位翰林才算逃出生天。

  顺便说一句,翟永固这个人,也是经历挺曲折的一位。我们说过,他因为科考出题的问题吃过完颜亮的瘪子和三十板子,但是马上又被晋为礼部尚书。正隆例降的时候,满朝二品以上的官帽子、散阶成片贬值或落地,翟永固的光禄大夫(从二品上)位阶却被保留,“以宠异之”。由于这次答话不合完颜亮的意,翟永固回去以后上书要求退休,但似乎没有收到回音。比较气人的是,半年多以后,完颜亮赐宴百官,在门外候旨参加的翟永固,却突如其来地接到了退休令,饭没吃着便“归卧在家”,从此退出了完颜亮的视野。总的来说,完颜亮对翟永固,其实除了言语过分以外,并没有怎么真的难为他。在后世的金世宗时代,翟永固再次被起用,应该说,过得还不错;虽然实职只是正三品的“尹”,却享受着金世宗为他特批的“执政”(尚书省内、从二品以上、非宰相的主管官员)的政治待遇,按现在话说,就是“高了半格”。最终,他实在干不动的时候要求退休,第二年就去世了,确实是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晚年。

  话题拉回来。这一次,翟永固和韩汝嘉没有受到完颜亮的惩罚,但是,不惩罚“不会说话的”,不代表不奖励“会说话的”。第二天,圣旨降下:正三品的吏部尚书李通,越级晋升为正二品的右丞,从六部首长,直接跨入尚书省的“执政官”序列;正三品的左宣徽使敬嗣晖,晋升为从二品的参知政事,同样跻身“执政官”序列。

  以如此标准打造出来的官僚,日后会有什么表现也就不难猜出了。我们大概还记得,其中的敬嗣晖,后来担任南京营建工程副总指挥的时候,对一个比自己足足低了七级/的近侍局使、小太监梁珫,又是如何“曲意事之、与之均礼”的了……

  在这里,也顺便扯开了说几句吧。我们还记得,当时敬嗣晖的上司、工程总指挥、左丞相张浩,对待梁珫也是一样的表现。但是张浩这个人,其实还是个不错的官员,他的猥琐举动,多少也有点不得已的成分。

  实际上,他也算个读书人,曾在“承应御前文字”任内被赐予进士及第,多多少少还保留了一些读书人的习气。在决定重修南京宫室之前,他就直言“往岁营治中都,天下乐然趋之。今民力未复,而重劳之,恐不似前时之易成也”,明确地向完颜亮表明了自己的反对意见。但是,完颜亮不仅“不听”,还反过来“治病救人”般地指定他当了工程总指挥。我们说完颜亮对付人确实有一套,张浩对此大约深有体会吧。

  这回完颜亮征求对南伐的意见,张浩又是不同意。只不过,张浩做人比较委婉,他不愿意那么直接地让皇帝下不来台,于是决定报告一个惊天动地的好消息:

   臣观天意,欲绝赵氏久矣。

  ——大宋要完蛋,天上有说法!

  语出突然,完颜亮当场“愕然”:

   何以知之?

  张浩答道:

   赵构无子,树立疏属,其势必生变,可不烦用兵而服之。

  咳,闹了半天,关键在于“可不烦用兵而服之”,您还是别南伐了……

  空欢喜一场的完颜亮“虽喜其言,而不能从也”。

  从这个事情我们能够看出,张浩其人,有点小狡猾,更多的是夹缝之间的难受。他的本心不允许他支持南伐,但是,他又实在没有撕破脸面大喊反对的胆量。从前他在六部当官的时候,就已经充分表现出了他的能耐,“簿书丛委,决遣无留,人服其才”;如今在完颜亮面前,这分才干却渐渐转化成了小聪明,也确实是巨大压力下的无奈变形。

  最终,张浩由于曾经反对重修汴京、曾经反对南伐,在后来的金世宗时代得到了高度信任;他所举荐的一些人才,如纥石烈志宁等人,也陆续成为大金朝廷的栋梁。关于他的故事,我们不多讲了,这里就以一件事作为他生平的简略结尾吧。金世宗初年,皇帝身边的近侍们闹着要取消科举。金世宗说,我和太师议一下再定。于是,当时身为太师、尚书令、南阳郡王的张浩,就这么被叫到金世宗面前。

   金世宗问:自古帝王有不用文学者乎?

   张浩回答:

   金世宗问:谁欤?

   张浩回答:秦始皇。

   金世宗看着身边的左右近侍,郁闷地说:岂可使我为始皇乎!

  于是,“废除科举”这件事,再次因为张浩的小聪明而搁浅;而因此保留下的科举,也为大金继续造就着一代代的人才。

  关于张浩,我们就说到这里吧。

  只用左脚都能想出来,在皇帝的嘉许下,“主战派”自然会成为朝议的主流。但是,这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那么“聪明”,都那么喜欢南伐。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太后,就为完颜亮的南伐计划忧心忡忡,很不赞成这个想法;而在我们刚刚讲的翟永固、韩汝嘉、张浩之外,“不长眼”的“反对派”的名单,也还在不断地延长。

  就在以上对话发生的当年,担任“贺宋主生日副使”的魏子平,结束访问顺利归来。关于这个差事,我们也稍微展开说一下。按皇统和议确立的金宋交聘制度所规定的,每年无论是大宋皇帝生日还是大金皇帝生日,对方都要派出专门的使团去祝寿,领队的主使称为“贺生辰国信使”,简称“生辰使”。在大金这边,我们前文介绍过,完颜亮的生日被称为“龙兴节”,而对面大宋那边,赵构的生日则被称为“天申节”。使团中,有领队的主使,还有副使,以及被区分为上、中、下三节的从人,总人数一般是几十,有时也能上百。而主使、副使加上三节从人,就被统称为“使节”。

  把话头拉回来。这时候已经动心南伐的完颜亮,对刚从大宋回来、有着最新观感的魏子平,自然要盘问一下:

   苏州与大名孰优?

  这里的“大名”就是大名府路的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据1001n个人判断,这个问题的意思应该是,距离大宋首都临安不远的著名城市苏州,和距离大金首都不远的著名城市大名,哪个更发达一些?毕竟,这两个城市,距离各自的首都都只有一百多公里。

  现在看来,完颜亮应该是想借这个问题,来判断南伐的必要性。当然,他希望获得的答案一定是“苏州”;毕竟,比起繁华不可胜数的江南大镇,早就醉心于汉文化的完颜亮不可能还喜欢“土里土气”的大名。

  一贯爱说实话的魏子平,回答很简单:

   江、湖地卑湿,夏服蕉葛,犹不堪暑,安得与大名比也。

  ——那破地方,又潮又湿,夏天穿树叶子还嫌热,咋能跟大名比呢?

  没说的,完颜亮“不悦”……但是不悦之外,魏子平也没遭到什么惩罚。

  扳着手指头算算,太后、翟永固、韩汝嘉、张浩、魏子平,反对的人还真不少。而以上这些,也还不是全部:

  尚书左丞(正二品)耶律安礼(曾在完颜亨一案中担任主审),反对,被降为南京留守(正三品);

  尚书左丞(正二品)纥石烈良弼(与耶律安礼不是同时担任此职务),反对;

  右谏议大夫(正四品)兼著作郎(从六品)杨伯雄,反对,被发落修撰起居注,并不再被召见;

  司天台提点(正五品)马贵中,委婉反对;

  祁宰,激烈反对……

  

  咦?这祁宰,是什么人?

  大活人。

  当然了,专门点出这个大活人,也是因为他实在活不了很久了。

  

  

关键词(Tags): #完颜亮#金朝#金代元宝推荐:海天,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