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TG与老美建交始末(五) -- 黄金狮子

共:💬23 🌺9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TG与老美建交始末(五)

在老美最终放弃TG、失去中国的过程中,老天爷还是给过美国人机会的。到了1948年底,GMD和蒋先生的失败看起来已经是不可避免了。1948年7月伊始,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就开始一日数电,向华盛顿报告GMD政权即将垮台的各种征候;他认为美国继续支持蒋先生已是一种“耻辱”,完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少将也在报告中预言了GMD的军事失败,并说这个失败与“是否缺乏弹药或装备无关”(无法通过军事援助反败为胜)。白宫决策集团认可了他们的判断(当时的国务卿马歇尔在11月份的内阁会议上毫不讳言“蒋介石政权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挽救不了它”。)。老美内部开始酝酿改变对华政策。

9月7日,在国务院政策设计室制订PPS39号文件中描述了这种改变;其中指出:在中国内战中支持蒋先生,“可以理解”;但“它把美国绑在了一条道上,使它没有旁的选择,没有活动余地”;美国应“自由改变航向,或者哪怕是抛锚停泊”。1949年1月11日,国家安全委员会以PPS39号文件为基础,稍作修改补订,推出NSC34/1号文件,用以指导对华政策。20日,接替马歇尔入主国务院的艾奇逊又对之修改,推出NSC34/2号文件及其姊妹篇NSC41号文件。直到1949年年终以前,这两份文件一直是指导老美对华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文件认为,TG已成为中国支配性力量,美国继续援蒋或支持中国其他反共力量,都不是明智之举。3月3日,总统杜鲁门正式批准了这些文件(实际上,体现这种精神的“拖延启运”政策在2月4日就开始实施了),并要求政府各部门照章执行。老美打算与蒋先生划清界线、拉开距离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华盛顿一定会选择TG。

新任的国务卿艾奇逊是个有名的反共分子。TG的领袖毛曾讲过他本人还是比较喜欢“右派”,我们可以理解成:“右派”对中国或者对TG“妥协”的时候,相对于“左派”,更容易获得大伙的同情和谅解,步子也可能更大一点。(外,尼克松就是有名的反共“右派”)。1949年2月7日,也是杜鲁门决定“拖延启运”政策第三天,艾奇逊在和51名共和党众议员会谈时,发表了“等待尘埃落定”演说(对中国的形势作出了举例)。这个演说里讲:如果森林里有一棵大树倒下,在灾难的烟尘落定以前,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办。由于国务院的坚决反对,援助蒋先生的“麦卡伦法案”在4月14日也被国会否决。所有事实都表明:一旦1948年援华法案项下的6000万美元剩余款项到期,美国即“放弃对蒋政权的支持”。(补一)

另一方面,艾奇逊又公开提出了承认新中国的三个条件(通知了参议院外交委员会), 即TG实际上控制该国领土,愿意履行国际义务,其执政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可。这三个条件中,第一、第三个条件显然不是问题;具体到第二个条件,就很麻烦了。愿意履行国际义务背后实际上是要TG承认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GMD刚刚与美利坚签订的“中美商约”,这个条约的背后实际上是美利坚合众国对中国经济的全面控制、全面融合,对中国经济伤害性之大远远超过了1840年以来任何一个卖国条约;这个条件本身也意味着老美无意对TG的工业体系建设做任何援助(可能会给点面粉之类的)。这个条件对TG来说绝对是无法接受的,也不敢接受(政治上垮台);但是,这却是1948年华盛顿给TG公开开出的建交条件,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就是拿着这样的条件找上中共的。(补二)

1949年3月10日,司徒雷登致函美国国务院,要求批准他与中共高层接触,艾奇逊批准了他的请求,司徒雷登从此便开始了一系列活动。4月22日,GMD外交部长叶公超亲自拜会司徒雷登,请求他率领美国驻中国大使馆随国民政府南迁广州,司徒雷登拒绝南迁。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4月27日,司徒雷登草拟了承认中共的备忘录。

与大多数人的印象不同,实际上此时的TG正等待着老美的正式表态(此时的TG与1944、45年的TG可大不一样了),外交上的一边倒还不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在南京解放的第二天,TG就任命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的黄华就任南京军管会外事处主任。5月13日,经过慎重的准备,黄华以学生的身份同司徒雷登(前燕京大学校长)进行了首次会面,随后又进行了多次接触。 6月初,司徒雷登向黄华表示,他有意于6月24日返回燕京过生日,其用意昭然若揭。 6月28日,黄华拜访了司徒雷登,正式向他转达了毛和周欢迎他到北平的消息。TG显然不能全部接受艾奇逊的这三个条件,但是并没有关闭谈判的大门(还要讨价还价嘛!)。令人意外的是,当司徒雷登向华盛顿报告完情况,并表示愿意到北平一行,华盛顿却没有耐心再跟TG纠缠下去了,美国国务院复电司徒雷登,不同意他北平之行的请求。谈判和接触的大门关闭了。

司徒雷登本人实际上并不同意华盛顿的做法,在外交第一线的位置上使得他最先看清了TG的能力(或是着说是潜力),可是他的意见并不受重视,傲慢和偏见左右了华盛顿。司徒雷登也曾极力建议华盛顿应承认TG并与之维持商务关系(可见8月2日司徒雷登返美途中经过冲绳岛时发表的声明)。但是华盛顿坚持了TG不可能接受的条件,并拒绝TG讨价还价。华盛顿最终主动放弃了TG,关闭了接触的大门。

与后来TG的宣传不同,实际上,刚刚建国的1949年,TG并无意坚决地执行“一边倒”的政策;在那时,“一边倒”与其是一种政策,倒不如说是一种暂时稳定北方的权宜之计,倒不如说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手段和暗示。只可惜1949年的TG和中国都处于成长的早期,在两个巨人面前(老美和苏俄)TG无足轻重,也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华盛顿虽然有意阻止TG完全倒向莫斯科,但执行起来既不坚决,也不愿意付出代价,还总想从TG身上回收在蒋身上的投入,具体的办事过程还充斥着傲慢与缺乏耐心。TG无可选择,“一边倒”最终也成了一个真正的政策。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补一,华盛顿的放弃政策(或者说是中立政策)实际上是很不坚决的。由于华盛顿持续不断地投入,才换来“中美商约”(其它的任何条约都不能比这个条约对美国更有利了),所以放弃这个条约也变得很困难。所以,在最后日子里,艾奇逊和他的同事总是希望在蒋体系的内部找到合适的人选(能取蒋而代之+能稳定局势+能履行国际义务,诸如李宗仁将军、白崇禧将军等等),民族主义且“土生土长”的TG显然不会继续履行这个条约,但TG的迅速进军把这一切都打破了。

补二,这个政策的岢酷性,其实艾奇逊本人尽管不愿意承认,但还是心中有数的;他也做了一些预防措施来应对TG的不驯服。早在49年2月,美国驻南京大使馆参赞莫成德奉艾奇逊派遣前往台湾执行特殊使命;到达台湾后,他游说陈诚自立。莫成德转达美国政府的意见:一、台湾与国民党政府分离,与TG断绝经济贸易,自办台政,美国每年援助台湾 2500 万美元。 二、美国可以联络菲律宾、澳洲、印度、巴勒斯坦、锡兰(斯里兰卡)各国,进行象征性的联合出兵,共同占领台湾,并在台湾召开政权转移会议。三、会议决定后,美国即对台湾海峡之海上及空中担任巡逻与联系之活动,以免外来军队之袭击;同时遣送不受欢迎之大陆的在台分子。四、通知蒋介石,如他愿留台湾,当以政治避难者身份相待。 五、邀请孙立人参加台湾新政权。在朝战爆发前的几个月,老美政府对TG还存在着一定的幻想(坦率地讲,他们也了解TG“一边倒”政策的无奈性),台湾得以暂时维持现状。1950年6月25日朝战爆发,两天后第七舰队开入了台湾海峡。

关键词(Tags): #中美建交(landlord)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