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推荐】央视春节戏曲联欢会:传统戏曲知多少 -- 人生如梦

共:💬15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资料汇编】央视春节戏曲联欢会:传统戏曲知多少(2)

11.评剧

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滦南县境内民间文学发达,莲花落作为乞食的艺术,或说唱吉祥如意的话,或演唱故事,从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秧歌、皮影、大鼓等艺术形式中吸收了许多营养,经过单口对口莲花落、拆出莲花落、唐山落子等阶段,逐步发展成评剧。1910年左右,评剧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12.豫剧

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乾隆四十二年(1777)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福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

13.越调

河南越调,其演出形式有三种:皮影越调戏,木偶越调戏和越调大戏班。这三种演出形式迄今仍在湖北北部、安徽西部和河南的南阳一带农村流行。越调音乐由于其历史悠久,既有较多的曲牌,又有较完整的板腔。唱腔主要为“越调”,有时也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伴奏乐器以四胡(俗名“上天梯”)为主(因而越调也有时被称“四股弦”)。

14.河北梆子

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由清朝康熙年间流入河北的山西、陕西梆子与当地原有剧种——京腔(河北高腔)的结合而生成的,大约形成于嘉庆、道光时期。它诞生于河北农村并流布河北全省,其兴盛时,不仅盛行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东、东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农村,是流行地域广泛,影响较大的剧种。

15.晋剧

即山西梆子、中路梆子,也叫中路戏。因兴起于晋中汾阳、孝义、祁县、太谷及太原而得名。流传外地后,被称为山西梆子,后改称晋剧。中路梆子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盛行,流行于山西中部、内蒙、河北、陕西部分地区。发展过程中吸收晋中地区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风格特具。晋剧的音乐风格高亢激越,又不失清新委婉。其唱腔包括乱弹、腔儿和曲子(即昆曲、越调等)。

16.蒲剧

即“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蒲剧本身在晋南又分南路和西路,在剧目与表演风格上各具特色,人称“南路文雅,西路火爆”。

17.上党梆子

也叫东路梆子,明末清初起于今晋城一带,因流行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古上党郡)而得名,当地人称其为“大戏”,一度也名曰“上党宫调”,解放后正名为上党梆子。清代中叶上党梆子曾流传到山东菏泽和河北邯郸,形成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两个剧种。

18.二人台

二人台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及山西、河北和陕西部分地区,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各地的二人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艺术风格。人们通常以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路和西路。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或二人台。二人台的表演形式,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唱。二人台的唱腔相当丰富。西部吸收戏曲和蒙族音乐营养较多,如《走西口》的唱腔已向板腔体发展。东路二人台的牌子曲大多来自戏曲,配合剧情进行演奏。

19.蒙古剧

蒙古剧是在阜新蒙古贞短调民歌(与草原长调民歌相区别)基础上产生的,是蒙古民族的歌、舞、扮、诗、骑、射的综合艺术。在解放初,阜新地区就形成了蒙古剧的雏型。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阜新蒙古剧成为中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

20.辽南戏

又称辽南影调戏,形成于五十年代,是辽宁省最年轻的剧种。它是在流行于辽南盖县为中心的皮影戏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是从影窗后操影配唱,改为演员替代,“影人”赤膊登台表演。故称“辽南影调戏”,简称“辽南戏”。2002年1月8日,辽南戏正式更名为辽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