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集结号》——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纪念的讽刺 -- 看看

共:💬26 🌺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您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你说冯导本意并不如此,算是厚道了

我没那么厚道,我觉得,这不令人信服的部分,恰恰是小说原著和导演可能画蛇添足的部分。

画蛇添足?

是的。这个故事可能有一个真实的背景,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个

1948年11月,常孟兰所在的部队奉命执行掩护大部队的任务,(我军与国军不期而遇,他率领全班进行阻击.上面下令听见号声撤退,但号声一直没有响起...)那场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虽然完成了既定的任务,但常孟兰最后和自己的部队失散了,成了一只离群的孤雁。然而作为一名军人,他认为做事必须要有始有终,那场阻击战的战况还没有向部队复命,就等于阻击战还没有结束。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当面向部队首长汇报战况,为了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也为了失散的弟兄

注意蓝色的那段字句。

然而,如果在深入查找一番,你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真实源头是解放军报:迟到四十八年的报告

1948年11月,常孟兰所在的部队奉命执行掩护大部队的任务,那场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虽然完成了既定的任务,但常孟兰最后和自己的部队失散了,成了一只离群的孤雁。

  然而作为一名军人,他认为那场阻击战的战况还没有向部队复命,就等于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他下定决心,为了战斗中牺牲和失散的战友,一定要当面向部队首长汇报战况

看见区别在哪儿了吧。从解放军报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牺牲精神,看到军官对职责的执着......但是,你看到有上级的欺骗、下级的委屈吗?

小说原著可能就是基于这个故事的。但是,我不知道团长有意欺骗的情节是出于作者的“灵感”还是解放军报隐晦的事实......不过,从导演的角度讲,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情节有助于增加全片的戏剧冲突,有助于“煽情”,有助于增强......嗯,就是楼下说的,导演想表现出的——委屈。

该怎么评价导演的这种行为呢,如果现实中不存在团长的欺骗?歪曲还是污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