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八、六”海战 -- cpcliusi

共:💬32 🌺1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整理】“八、六”海战

作战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连续遭受自然灾害、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中国大陆国民经济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加之中苏关系又日趋恶化。台湾国民党当局错误估计形势,认为“反攻大陆”的时机已经到来。在计划大规模窜犯的同时,又长时期多批次多方向地派遣小股武装特务对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袭扰破坏,并成立了一支由大型坦克登陆舰1艘,作战舰艇2—3艘组成的专门从事"心战"的"62.1"特遣支队,对大陆渔民进行"心战"策反活动。每逢夏秋渔汛期和民间传统节日前后,就窜入闽南、闽北渔场活动,有时甚至延伸到东山、南澳近海区。首先用战斗舰艇驱赶、围堵渔船,诱逼渔民上其舰艇,然后用请吃饭、送物品、看电影、观看图片和“宣抚慰问”等手段进行策反宣传,实施所谓"海上反攻复国学校"计划,企图争夺渔民群众,破坏渔业生产,并借机搜集大陆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到1964年8月,这支特遣支队共出动各型舰艇101艘次,进行“心战作业”24次(闽中13次,闽南9次,闽北2次),共抓、靠渔船370余艘次。其中以1964年最为猖狂,共抓、靠渔船210余艘次。由于“62.1”特遣支队往往利用白天远离海岸进行活动。人民海军虽然多次进入待机位置,但一直未能抓住有利战机予以实质性打击,仅于1965年5月1日在福建台山海区重创敌“东江”号猎潜舰l艘。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尤其注重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项战备工作的落实,克服和平麻痹情绪;培养敢于近战夜战,敢于以小打大,敢于刺刀见红的硬骨头作风;同时根据敌舰艇的活动特点制定多种应急作战方案并进行了针对性演练,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战备状态。

战机终于来了!

1965年8月5日6时,国民党海军第2巡防舰队旗舰、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舰“章江”号,载着一股武装特务,由台湾南部的左营港隐蔽出航,向我东山岛方向驶来。

作战部署:

8月5日17时45分,我东山岛金刚山观通站雷达观测到距台湾左营港84海里处,有两艘国民党军舰,混在远海的商船中,向我沿海地区袭来。与此同时,南海舰队汕头水警区古雷头观通站也在距我外海78海里处发现了这两艘敌舰。敌情立即上报到南海舰队作战室,值班科长雷应台打电话向刚刚回到家中的司令员吴瑞林报告:“汕头方向发现敌情,请首长立即到作战室。”吴瑞林马上说“我立即到作战室,你赶快报告舰队其他首长。”吴瑞林到达作战室在指挥员位置就位,先仔细查看海图,在听取了敌情汇报后,下达了两个命令:第一、命令汕头水警区立即判明敌情,上报舰队。所属部队进入特级备战;第二、立即向海军和广州军区报告,并请求批准舰队出海歼敌。尔后吴司令员要作战室值班参谋再次通知舰队党委常委到作战室就位。舰队政委方正平、主管作战的副司令王政柱赶到作战室听取了雷科长的敌情汇报,表示同意吴瑞林的处置意见。随后,副司令员王全珍、参谋长高希增、政治部主任肖平等舰队领导都到了司令部办公室。情报、航海、气象各处负责人也都在各自的战斗指挥岗位上就位。整个南海舰队司令部进入了紧张的战时状态,决心打好这一仗,全歼来犯敌舰,狠狠地打击国民党海军的嚣张气焰。

经舰队作战、情报部门核实查明:

“剑门”号(编号65)原系美国“海衙”级舰队扫雷舰(大型、钢壳)“巨嘴鸟”号(编号MSF-387),于1965年4月驶抵台湾。标准排水量890吨,满载排水量1250吨,航速每小时18节,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4门,雷达1部。“章江”号(编号118)原系美国海军猎潜舰PC-1232号,1954年6月由美国交给台湾国民党当局,标准排水量280吨,满载排水量450吨,一般航速每小时14节,最大航速每小时20节,舰上有76.2毫米炮1门,40毫米炮1门,20毫米炮5门,火箭(组)76.2毫米1座,深水炸弹投射器4座,雷达1部。按照以往敌舰的活动规律,是企图在闽南的苏尖角到古雷头地区海域偷袭登陆,抓一把就走,搞“心战”活动。

军情上报后不久,海军参谋长张学思,广州军区参谋长陶汉章均来电话说:你们舰队报来的情况,已报海军及军区首长,也报了总参作战部,请他们转军委首长。

于是,吴瑞林对汕头部队又下达了四条命令:第一、对海区进行清查,切实掌握、紧紧抓住敌船的航行情况。第二、立即将汕头水警区战备情况报来。汕头水警区旋即报告:“我们已做到齐装满员。”第三、由汕头水警区司令员刘墨卿组成指挥所,由汕头水警区护卫艇41大队、鱼雷艇11大队组成海上第一攻击梯队,由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参谋长王锦组成海上指挥所负责指挥,前往南澳岛漂泊待机;陆地由刘墨卿司令员、李学南政委负责指挥。吴瑞林亲自给孔照年打电话:“要抓住敌舰不放,决不能把敌舰放跑,集中优势兵力,先打一条,一定要打好这一仗。”第四、命令金刚山、周田两个一级观通站,每10分钟汇报一次敌舰活动情况,同时报告清理海域的情况。两个观通站立即报告说:我们对海上的外国军舰、商船、渔船都分得清清楚楚,紧紧抓住了这两艘军舰,他们行动鬼鬼祟祟,之间相距半海里,继续向我逼近。

21时半,张学思和陶汉章先后打电话向吴瑞林传达了周总理的四条指示:第一、查明确实是蒋介石派来搞“心战”活动的军舰。第二、可在离岸30海里左右打。第三、不要打伤外国军舰、商船和渔船。第四、海军、广州军区均不参与这次战役的指挥,由南海舰队吴瑞林司令员负责具体指挥,南海舰队直接向总参副总长李天佑汇报。由李天佑副总长协调广州军区空军对作战海域上空的空中掩护。

接到周总理的四条指示后,吴瑞林立即向舰队其他首长作了传达。接着命令海上第一梯队向敌舰方向开进,把敌舰先包围,再分割开,先打“章江”号。

汕头水警区在17时45分接到古雷头观通站敌情通报后,就立即通知部队做好战斗准备,18时43分,正式受领南海舰队战备命令。当时的海上气象为阴天,西南风3级,轻浪,视距3至5链。根据舰队集中汕头地区兵力消灭敌舰的命令,水警区首长决心集中16艘舰艇的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由于水警区对打击敌人机动编队的方案早有准备,并经过多次演练,所以作战方案很快就上报到舰队。同时,命令已备战备航的护卫艇群和鱼雷艇第一梯队向南澳岛云澳机动。

海上突击兵力由鱼雷艇第11大队的6艘鱼雷艇和护卫艇第41大队的4艘高速护卫艇组成,为第一梯队;另有5艘鱼雷艇和161号炮舰为预备支援兵力,为第二梯队。海上指挥所设在“海上先锋艇”(舷号598)上,副司令员孔照年和参谋长王锦担任海上作战指挥。作战海区预定在南澳岛以东,东山岛以南海域,或南澳岛以南、南澎以西海域。采取隐蔽接敌、靠拢近战的战术手段,以高速护卫艇先打响,穿插分割敌舰,掩护鱼雷艇对敌攻击,力争全歼敌舰。

一直摩拳擦掌、枕戈待旦的部队指战员们终于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求战情绪高涨,士气十分高昂。护卫艇第41大队刚完成“八一”战备任务,于8月4日由南澳巡逻待机返回港内补给和休整。在接到战备命令后一小时内就作好了一切战斗准备。尤其611艇是8月4日才从东海接新艇回来,人员还没有配齐,炮弹也未达到作战基数要求,能不能参战还在研究之中。但他们一听说有战斗任务,就先行调整人员,补充弹药、汽油、淡水,艇长、副指挥员跑步到大队指挥所请战。鱼雷艇群也在接到命令两个小时内作好了准备。

作战经过:

8月5日20时25分,敌舰位于南澎列岛以东11海里,向兄弟屿方向航行。21时24分,我高速护卫艇编队(598 601 558 611号)自汕头起航,实行灯火管制,边航行边进行战斗动员,23时抵达云澳漂泊待机。22时43分,我鱼雷艇第一梯队(131 132 133 134 135 123号)在副政委阎起凤、大队长崔玉栋率领下自海门起航,准备前往云澳与高速护卫艇群会合。22时53分,敌舰转向东南航行。南海舰队首长判断敌人可能外逃,为争取时间,遂决定将护卫艇与鱼雷艇的会合地点改在南澎方位67度,距离10海里处。

23时10分,总参谋部批准南海舰队的战斗方案,并指示:1,放进来打,越近越好。2,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3,不要打到自己的渔船和外国商船。4,打了之后不要追得太远,不要上敌人的当。5,争取晚上打,拂晓前撤回原地。

据此,舰队命令兵力出击。23时13分,护卫艇群在观通站引导下由云澳出击。23时14分,161号艇由汕头出击。此时敌舰位于兄弟屿东南3.5海里处,向西南方向航行。6日零时31分,我高速护卫艇与鱼雷艇两群兵力在岸上指挥所的引导下,到达预定会合点附近。高速护卫艇群指挥艇以雷达在舰尾方向2海里处发现了我鱼雷艇,并报告了海上指挥员,但指挥员未予注意。鱼雷艇没有启动雷达搜索,所以未能发现护卫艇。因此,两群兵力虽相距不远,但并没有会合,而岸上指挥所按图上显示,以为会合了,未经检查,就按计划分别引导两群兵力向外迂回接敌。零时40分,敌我距离迅速缩小到3.8海里,由于舰队指挥所用金刚山观通站测定的距离标绘敌情,用南澳观通站测定的位置标绘我情,图上显示敌我距离尚有11海里,因而继续引导艇队向外迂回,断敌退路。零时58分,敌我距离拉大至14海里,岸上指挥所又引导艇队向北高速接敌。引导上的失误,使得已经形成的拦击之势变成了追击。

1时42分,“剑门”号和“章江”号发现我护卫艇群来袭,一边打出照明弹,一边依仗装备优势先机向我编队射击。孔照年命令艇队高速接敌,靠近了再打,并下达“准备射击”的口令,由于部队求战心切,急于歼敌,将口令误传为“射击”,艇队便向敌舰火光方向射击,而实际上并没有看到目标。孔照年即令停止射击,敌舰也停止开火。没过几分钟,敌舰又开始射击,601艇自行还击,引起其他艇也跟着射击。孔照年除了急令停止射击外,并下达了“三不打”的命令:没有命令不准打,看不清目标不准打,瞄不准不准打。护卫艇队在敌舰火炮射出的弹雨中机动规避,高速前进,直到敌舰出现在目视距离之内,孔照年一声令下,护卫艇高速逼近开炮还击。经过两次冲击,将敌舰分割开来。“剑门”号一面以76.2毫米炮射击,一面向东逃避;“章江”号则被护卫艇紧紧咬住。2时51分,我护卫艇队组织第三次冲击,与“章江”号作同向运动,抵近至500米处减速到15节时,开始实施猛烈射击,一直打到距敌一二百米处。虽然护卫艇上的火炮口径小,但射速快,又是编队齐射,炮弹如暴风骤雨般砸向"章江"号。只几分钟,"章江"号已中弹起火,甲板上乱作一团。但因我艇队速度过高,冲过了敌舰,被迫停止射击。3时1分,当孔照年指挥第四次冲击时,“章江”号突然转向,高速向我艇队冲来,企图插乱我攻击队型而乘机逃窜。我“海上先锋艇”、601艇加速从敌舰首冲过;558艇见有与敌舰碰撞的危险,向右急转弯避开;611艇因看不清558艇,见敌舰起火,便冲过敌舰首,抵近敌舰猛烈射击。此时,611艇正好夹在我艇队与敌舰之间,尽管孔照年立即下令其他三艇停止射击,但已经来不及执行,致使611艇被其他艇击伤,也被敌舰击中,人员伤亡45%,3部主机被打坏,前舱进水。但该艇仍顽强地坚持战斗。轮机兵麦贤得头部负重伤,一块弹片打进他前额右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在脑组织露出的情况下,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坚持战斗,一直到任务完成。经过这次冲击后,敌舰基本上失去抵抗能力。这时,海上指挥所接到吴瑞林司令员的命令:“使用穿甲弹,打敌舰指挥塔和水线以下的部位,要集中火力,坚决击沉它!”孔照年又组织艇队进行了两次冲击,一直打到距敌舰只有30-50米处,章江号中弹爆炸,于3时33分沉没在东山岛东南24.7海里处。从第一次正式向敌舰射击到章江号沉没,历时1小时40分钟。

我鱼雷艇第一梯队6艘艇,编成3个冲击组,成人字形航渡。在艇队迂回接敌转向前,第二冲击组(134、135号)向左转向避让帆船,与前导艇的航迹灯失去目力接触,误认帆船灯光为航迹灯,仍向前追赶,又值艇队向右转向,因而掉队,与指挥艇失去联络。尔后,在继续搜索接敌的过程中,第一、三冲击组于1时50分在左舷发现有射击火光和照明弹。由于航速高,于1时52分判明为敌舰时,距敌剑门号已只有3-5链,并处于小舷角的不利阵位,被迫放弃攻击,高速穿越敌舰航线,准备重新组织攻击。在穿越敌航线时,遭敌剑门号射击,艇队机动规避。由于第一冲击组向左转向,第三冲击组向右转向,两组相互失散。至此,鱼雷艇散作三处,各自寻找攻击目标。第一组(131 132号艇)向左转后,于1时58分向章江号发射鱼雷。132号艇因报话机故障,没有听到射击口令。131号艇因右管送药受潮,只射出一发,未能命中敌舰。第三冲击组(123 133号艇)向右转后,于2时17分误认我611艇为敌舰,向其发射四发鱼雷,幸未击中。第二冲击组掉队后,找不到指挥艇,中途遇到高速护卫艇,就尾随接敌,于2时20分误判大柑山岛为剑门号,对其发射4发鱼雷。此后,鱼雷艇第一梯队即遵令返航。

“章江”号被击沉后,“剑门”号既不敢上前救援,又不敢向台湾逃窜,仍在外海观望徘徊。此时已是8月6日凌晨,天将破晓。这一带海域距台湾较近,国民党空军可迅速抵达海战海域上空,将对我参战艇队造成极大的威胁,倘若处置不好,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在这紧要关头,是打?是撤?南海舰队作战室里的气氛再一次紧张起来。吴瑞林站在海图前,仔细了听取作战处、情报处以及航保处的情况汇报,果断下令:“追上去,抓住它!”同时命令:“第二梯队开上去!与第一梯队会合,受海上指挥所指挥,打掉敌“剑门”号。”命令发出后,吴瑞林向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报告了战场态势和下一步作战决心,肖司令员表示同意,说:“照总理的指示办”。东方欲晓,海天相连处已经隐隐约约露出了黎明的曙光。副参谋长李天佑打来电话:“老吴,天要亮了,是否打下去?”吴司令员坚定地表示说:“坚决打下去”。

遵照舰队首长命令,3时35分,鱼雷艇第二梯队5艘艇(119 120 121 122 136号)在政委刘维焕、副大队长张寿瀛率领下自云澳待机点起航,高速驶往战区。孔照年组织3艘高速护卫艇(611艇因伤退出战斗)于4时8分开始追歼剑门号。艇队边加速追击,边进行战斗动员、清查武器弹药。全体指战员的斗志更加高昂。4时40分,追至距剑门号50链时,敌舰开始以76.2毫米炮向我艇射击,我艇未还击,继续高速接敌。5时,敌我相距约20链,敌舰以各种火炮同时向我艇猛烈射击,我艇仍未还击,一面进行反炮火机动,一面继续以高速逼近敌舰,“海上先锋艇”在前,601、588艇依次随后。5时10分,我艇队逼近敌舰7至5链时,孔照年才下令集中所有火力开始攻击。3艘护卫艇与敌舰保持同一航向,从敌舰右舷大舷角集中火力靠近猛打,迅速压制住敌舰火力。5分钟后,敌舰中弹起火,炮火渐停,我护卫艇继续攻击。5时19分,鱼雷艇第二梯队赶到,此时天已大亮。当时两群兵力尚未取得直接通信联系,孔照年为使鱼雷艇能占领有利阵位发射鱼雷,立即命令护卫艇加速驶向敌舰首小舷角继续攻击,将大舷角让给鱼雷艇,掩护其接敌。5艘鱼雷艇迅速展开,高速突入。5时20分,占领敌舰右舷80至110度,距离2至3链的发射阵位,分两组同时施放鱼雷,齐射10枚,当即有3枚命中。随着3声巨响,“剑门”号浓烟滚滚,爆炸声接连不断,迅速解体。5时22分,“剑门”号沉没于东山岛东南58海里北纬23度30分7秒、东经118度09分处。

海上突击分队鏖战正酣之时,李天佑副总参谋长再次给吴瑞林打来电话:“老吴,天已经亮了,怎么样?”吴瑞林回答说:“快艇已经进入位置,准备施放鱼雷”。两分钟后,李副总长来电话:“蒋介石已经命令4架战斗机从台湾起航,我已令兴城机场派出8架飞机去掩护你们。”吴瑞林电话还未讲完,汕头方面报告:“我施放鱼雷后,剑门号已开始下沉。”吴瑞林当即向李副总长说:“我部队已经开始抓俘虏了!”李副总长高兴地回答:“祝贺你们的胜利,我马上将情况报告军委和总理。”

放下电话,吴瑞林和舰队其他首长分析了情况,然后向海上指挥所发出命令:“第一梯队返航,第二梯队快艇部队在海上抓俘虏”。孔照年命令3艘护卫艇一方面组织防空,另一方面开始打捞漂游在海上随浪挣扎的国民党海军官兵。598,601、588艇组成一个梯形队列,慢速接近漂浮在水面上的人群,一边宣传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一边准备打捞。很快就有许多人向艇队游来。在打捞过程中,孔照年发现有两个人不向艇队靠拢,反而向外游去,判断他们可能是舰上的指挥官。便命令598艇向其接近,奋力将二人捞起。后来了解到,此二人是剑门号的中校舰长王韫山、中校参谋长黄致君。而巡防第二舰队少将司令胡嘉恒则在我护卫艇编队开始射击时就被击毙在指挥台上了。

舰艇部队返航途中,南海舰队召开紧急党委常委会议,进一步分析了敌情,认为:这次海战与过去的几次海战都不同。前几次敌船都是伪装成渔船,这次来犯之敌是美制军舰,章江号近500吨,剑门号1200多吨。蒋介石错误地认为我们的海军只能打船,不能打舰,认为他的舰艇吨位比我们大,火力比我们强。他忘记了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海军这个基本因素,我们既能打船,也能打舰。结果,7个小时的战斗,打得他舰沉人亡,葬身鱼腹。

舰队常委们分析,蒋介石决不会甘心失败,他会伺机从海上、空中向我反扑,我们要准备迎击他。故决定调汕头第73大队两艘猎潜舰到南澳岛待机,准备配合汕头的部队,迎击敌人可能从海上来的反扑。此外,敌人还有可能派飞机袭击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决定命令南航部队作好一切战斗准备,各级指挥员必须进到指挥室,坚守岗位,准备消灭空中来犯之敌。鉴于南越伪军也可能乘机向我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进攻,决定命令榆林基地的部队做好歼灭可能来犯之敌的准备。港澳方向之敌也可能有骚扰活动,川山岛水警区担杆岛、三灶岛的舰艇部队要密切注意香港方面敌人的活动,如有骚扰破坏活动,要坚决消灭之,由川山岛水警区副司令员张瑜进至担杆岛统一指挥。

会议最后决定:舰队领导分两个组进行指挥,吴瑞林、方正平、高希增、政治部副主任孙训,带机关人员赴汕头指挥作战,并对部队进行善后工作;由第二政委桂绍彬、副司令员王政柱、王全珍留机关指挥对空、对海的作战。

“八、六”海战捷报送到中南海,毛泽东主席指示:““八、六”海战要公开发表,可以对外扩大宣传!”中共汕头地委和行政专署举行了规模盛大的军地联合祝捷大会。8月17日下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贺龙、罗瑞卿等中央领导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参战部队代表。第二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各报都在头版头条的显著位置刊载了这一消息,震动了全国。国际上各大电讯社、报纸也纷纷报道了这次海战的消息,并普遍认为,国民党军队的绝对海空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解放军正在逐步取得近海的制空权和制海权。

关键词(Tags): #62.1特遣支队(当生)#章江号(当生)#剑门号(当生)#八六海战(当生)#吴瑞林(当生)元宝推荐:MacArthur,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