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强者应当学会妥协--谈南开事件与胡张案 -- 黄石

共:💬107 🌺15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您老消消气,睁眼是有的,说瞎话就属于您的猜测了不是?

您看,本来不太重要的问题,您这么一说,看来还得再好好分辨分辨了。

您对故太子很敏感嘛,虽然我很隐晦的说,但不代表我不敢说不是?毛岸英自寻回之后,就送到苏联学习。也有楼下说的那样加入红军参加卫国战争甚至柏林战役的,不甚可考,取信之。

但毛泽东对长子的舐犊之心是路人皆知的,学农然后学工,这个您肯定是清楚的,不在赘言。至于从朝鲜倘若安然返回,会不会就此执掌大宝,这个谁也不好说,毕竟您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公无私什么的我也不能找着跳出来吃枪子吧?但是“日成正日享日”也好,“习以为常”也罢,总之是有可能的,对不对?

下面的是一段摘抄,算不上正式文书,图个一乐。事情是有的,就看您从哪个角度来看了。见仁见智的问题而已。

应当指出的是,在所有这些儿女中,毛泽东最得意、最器重的,是长子岸英。岸英长相活脱脱就是青年时候的毛泽东。且勤奋好学,谦恭守礼。一九四三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延安地区一度流传着毛泽东将他送到一个劳动模范家里去劳动锻炼、去读“农业大学”的佳话。其实他是留在了中共中央机要局工作。

毛泽东决意把长子岸英栽培成栋梁之材,让他去经风雨、见世面,并跟军队建立起牢固的关系。“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嘛,谁要坐江山,谁就要掌握军队。一九五O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首批志愿军部队入朝作战,毛岸英被任命志司的翻译或者参谋的时候年仅二十九岁。由中央机要局一名普通干部,越过班、排、连、营、团,一步登上了正师级军阶,若非龙子,谁能如此坐直升飞机?

这里非常强调俄语好,唯一条件吗?

说完了再说说国外的情况。

转一篇薛涌的,这个人您可能不熟,得,南方都市报评论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主办《北京晚报》专栏“百家言”,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加盟《足球》,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著有《直话直说的政治———薛涌美国政治笔记》一书。应该比兄弟强一点,至少说瞎话的本领要强吧?

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崛起有各种时代的机缘乃至其政治经济制度的优越。但是,这一民族的精英教子有方,不至于像中国那样“富不过三代”,是其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自中世纪以来,从王室到贵族,从军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一种荣耀,甚至一种特权。要培养尊贵的种子,很难跳过这一关。

比如出身贵族的丘吉尔,年轻时哪里打仗就往哪里跑。他在战场上的勇敢,让其他官兵看得目瞪口呆。英国王室把孩子送到军队也早就是个传统。甚至有人说,当年打赢滑铁卢战役的,就是伊顿公学操场上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训练的孩子。而这个伊顿公学,也正是培养王族和贵族的基地。当朝的伊利莎白女王半个多世纪以前听到自己要即位的消息时,其夫君(也就是现在的菲利普亲王)正作为海军军官在海外服役。

http://www.luckup.net/show.aspx?id=11601&cid=15

哈里王子的确比他的前辈们要不英雄一点,不过,比其他人来说,总是强上那么一星半点的。

最后说一句,挺反感您说话的腔调的。那口气,嚄,好像怎么着了似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