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打翻了盐罐 ——在香港看球趣谈 -- 司徒马赫

共:💬71 🌺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在香港看球趣谈(2)——广式英语

广式英语有个特点——看着念。完全不理英语里的发音规则,只要香港人觉着这么念舒坦对路就成。结果呢,就是一些不必发音的地方,愣给整出音来,翻译球员和俱乐部名字的时候,这样的问题也少不了。

先举个例子,给大家点直观感受。香港的学生,最怕就是“肥佬”。当然不是说香港的小朋友都追求好身材啦,这里的“肥佬”,就是英语的“fail”,考试不及格是也。按照香港人的发音习惯,甭管搁哪儿,这l是一定得发出来的。于是乎file是“法老”,那Chelsea就变成“车路士”了。

和车路士相似的还有苏超巨人些路迪(Celtic),不过呢,觉着在这名字上大陆翻的也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明明是赛尔替克,偏偏弄成了凯尔特人。

再比如Solskjaer,曼联的娃娃脸杀手索尔斯克亚。香港译作“苏斯克查”,也是把j的发音满拧了。我初初看到这名字,还发愣,啥时候曼联混进去一位八旗子弟,这苏斯克查和苏克萨哈有什么关系?

能想到的广式英语译名,还有一个就是拜仁的球员Scholl,大陆译作绍尔,跟德语发音接近,很标准。香港觉得那ch肯定得发音,于是就翻作史高尔。但曼联的Scholes因为英语的关系,ch确实是发音的,所以被译为“史高斯”,估摸着香港人是顺着Scholes就把Scholl也弄成史家人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