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八:日本-翅膀也有飞走的时候(上) -- 葡萄

共:💬71 🌺29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是,转一个别人写的,

  国家战略和计划的引领下,日本半导体生产工艺突飞猛进,但需要高超设计技巧的CPU却没有很大突破。中国经历了10年文革的摧残,1977年 研制成功了专用的弹载16位CPU。美国的CPU在1970年代末期形成了Intel的86系和Motorola的68系CPU。两强争霸,都想扩大市场 占有率树立事实上的标准,但又受限于产能不足。于是找到日本厂家,日本厂家以许可证方式生产与美国兼容的CPU,作为第二供货方,这是日本CPU的起步。

  日立承接的是Motorola的MC680X和MC68000,日立生产的MC68就叫HD68。NEC则承接Intel的86,形成 V20、V30系的 CPU。日本没有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社会的心思,喜欢自定标准,自搞一套。当80年代初IBM PC风靡全球时,日本自搞了一个PC98。手机也是自成系统。这以中国不同,在中国与国际接轨是政治正确,雄心壮志早被阉了,想自立体系想都不敢想。当 然,PC98最终没有抵抗住IBM PC,在几年前还是最终放弃了,但毕竟日本曾经奋斗过,很多事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奋斗的心不能死。

  1984年,作为日本国策的TRON项目开始实施。TRON项目是集计算机OS和CPU设计一体的大型计划。涵盖的目标非常广泛,从实时控制 到桌面系统,从工厂自动化到商业应用,无所不包。目的要建立日本独立的计算机软硬件体系。即阻止外国系统对日本的渗透,又想在世界中树立日本的标准。

  作为TRON项目的结果。1987年,日立发布了H8/H16/H32三款CPU,分别是8位/16位/32位。其时日本产品在欧美 市场上咄咄逼人,即便作为86和68系CPU的第二供货商,也有喧宾夺主侵夺美国原厂商市场份额的势头。这些引发了日美贸易摩擦,美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施加 压力,小胳膊毕竟没有扭过大腿。TRON计划被大幅度缩小,只限定在实时嵌入式领域。Intel和Motorola分别向NEC和日立提起诉讼,禁止它们 再生产销售与86和 68系兼容的芯片。这些诉讼最后都在庭外和解了,作为和解的结果,H16由于酷似Motorola的68被放弃了,H32由于TRON项目缩小也被放弃 了。H8虽然也大量承袭了68的设计,但总算被保留了下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