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言难尽的香港-也谈融合,回归十年仍在原地踏步 -- 邦德

共:💬22 🌺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一言难尽的香港-也谈融合,回归十年仍在原地踏步

最近常看到一些关于香港前途的评论,自己深处这个回归已十年的南方城市,感触也颇多;然而环顾左右,沉吟处不敢轻下妄言:一则自觉阅历尚欠;二则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和政治环境下,在华夏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担心以自己的“小我”来揣度的这个有着长达150多年殖民地历史的“特区”,以及当年政治精英们为香港回归奠定的基础和蓝图,的确有点雾里看花,力不从心。所以先尝试仅以一个“内地人”在港的生活点滴,为大家揭开帷幕的一角,还往指正。

为什么要先把“内地人”这个概念拿出来呢?是因为这个“内地人”虽然是个大概念,在本地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在香港的政治地图中却是个极易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小群体。

除了游客和驻港部队、特派员公署的政府官员,目前在香港可以合法获得香港居民身份的“内地人”大致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内地投资移民;二、内地专才引进计划;三、“海龟”,各类驻港机构和企业从海外直接聘请的内地留学生;四是内地在港的“留学生”;五、其他。

不难看出内地人熙熙然来自五湖四海,然而粗略统计一下,每年能够拿到香港身份的人却不过数千-投资移民计划数百,内地专才,数百,海龟数百,其他也不过数百。本地人才供给不足,没有持续的人才流入,这不仅令我们对特区的前途担忧。这也是至今为什么在回归十年后,内地背景的人在香港就业的人数并不高。与此相反,北上就业的香港人超过30万,他们在内地的人和城市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内地人在香港遇到的所谓高标准。

没有任何人希望内地如潮涌入的人流把香港的经济摧毁,然而在对内地开放和加速融合的方面,特区政府目前仅仅是浅尝辄止。在普及普通话教育方面,与遥远的新加坡相比,香港特区所做的努力更是一般。此举更曾被列为董健华下台前的十大罪状之一。与凡是遇到紧急情况就急着抱中央政府大腿的作为相反,特区不仅让我想起一句话,商人重利轻别离。香港,从头到脚,还没有摆脱一个买办的心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