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08选股方向的一点想法 -- 半仙

共:💬4 🌺1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拉升大盘股得不到市场响应

首先是其估值过高。尽管大盘股调整了一个月,但平均市盈率仍有四五十倍,相对于国际成熟股市和"金砖四国"的另三国大盘股仅十几倍市盈率而言,中国的蓝筹股泡沫仍然很大,尤其是A股H股价差指数从2007年年初的128至135扩大到如今的188,并有进一步扩大之势,极大地压制了大盘股的上行空间。

  其次,包括基金在内的许多投资者对"价值投资"存在误读。即只讲知名度、总体盈利能力而不讲每股盈利水平;只讲相对估值,不讲流通盘大小;估值时只将大盘股与中小盘股比,而不与美国、中国香港的大盘股比;只讲业绩增长,不讲回报率(如无送股、少分红)。在笔者看来,沪深股市的多数大盘股犹如圣诞老人馈赠的圣诞礼物,包装虽然精美,但除了外表上"新年快乐"(价值投资)四个字之外,里面却空空如也(没有回报)。因此,每年年报期间,大盘股是无法与因产业变革而业绩出现爆发性增长并有大比例送股的中小盘股争夺投资者的眼球的。

  再次,目前大盘股与中小盘股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行情。中小盘股行情是付出长达6个月的调整、平均跌幅高达40%-50%的代价而发动的新一轮迎年报行情,而大盘股行情只是在下跌才一个月、跌幅才10%-20%的情况下的补涨、反弹和自救行情,难以瓦解5500点上方的3万亿筹码。

  又次,大盘股取代中小盘股成为主流热点的条件不具备。一是不具备年报期间送股的条件;二是不具备资金条件,新基金继续停发,基金难以得到像去年下半年狂炒大盘股时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三是认同度条件不具备,即基金对大盘股由原先的"抱团取暖"变成分歧严重,减仓调仓,相互博弈;四是不具备热点转移条件,沪深股市历来的习惯是一个时段只能有一个主流热点且持续时间较长,不可能一个月就转移。如去年1月至5月是题材股行情,6月至11月是蓝筹股行情,都历时半年左右。这是新资金在主流热点中从建仓到震仓到拉升到最后出货,至少需要三个月的运作周期所决定的。因此,目前市场可以容忍在中小盘股大涨之后让大盘股间隙性借题发挥,借机炒作和补涨,但绝不会容忍它们成为主角。

  最后,拉升大盘股会导致"快牛走势",与"慢牛"的政策取向相违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