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古代士兵的行军速度 -- 任爱杰

共:💬327 🌺3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火气太大了不好

这段内容并没有违反常识。日行10余里,只是当时明朝将领对于行军速度的一个普遍看法。从napolen对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行军速度的考证也可以看出,这个估计并不离谱。而窃明的主人公黄石认为这个速度可以大大提高,他基于后世的知识认为可以进行日行30-40里的长途、长时间行军而不损害军队的战斗力。事实上这个速度也不是极限的,长生岛军事条例里就提到:强行军为日行60里,但是不能持续超过5天。这说明黄石的部队远未达到极限,即使日行60里,仍可坚持5天而保持战斗力。如果挑选精锐并忍受一个比较高的掉队率,黄石的部队在短期内日行百里也不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可能难以持久。毕竟长时间疲劳行军不仅对体力是一个挑战,对于士气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冷兵器时代,士气和体力对战争的影响远远比火器时代要大。

魏国武卒的例子只是说明:魏国武卒具有日中而趋百里的能力。这并不能说明他们行军也可以达到这样的速度。

骑兵的战略机动速度也并不快。在《全球通史-1500年前的世界》里,斯塔夫理阿诺斯曾经提到过:"在牧区用套索捕捉一匹蒙古马,装上马鞍,不需要再喂食,能连续骑100多英里,这是常见的事。但第二天就不能再骑这么远了,得将它放牧好几天才行。"这样平均下来,对于单马单骑的骑兵来说,他们的长距离移动速度未必快过步兵,这还是在未考虑辎重的情况下。如果算上辎重,骑兵的消耗要远远大于同样数量的步兵,需要更多的车辆运载补给,速度恐怕更慢。当然蒙古骑兵行军时单骑多马,移动速度肯定会比普通的明军骑兵要快。但是《蒙古族古代战争史》的数据也未免太夸张,不知道书里是如何计算的,但是“攻占匈亚利和波兰,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8到62公里。”,这已经超过了战斗条例中现代机械化部队的推进速度了,而且连续推进三个多月,这足以横穿大半个欧亚大陆了。匈亚利和波兰根本没有这么大的纵深。这个计算颇为可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