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旁证萨苏的关于1992年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员的工资100 -- 燕庐敕

共:💬177 🌺18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谢老燕,还可以多说几句

最不可容忍的是这一百多块钱,还不是国家发给你的,你得自己拿到课题,从课题费里给你,可是课题,项目得你自己去找,所里概不负责。基础研究看不到成果,都是商品经济,你这课题怎么拿吧。没办法,当时科学院的大拿们真是八仙过海,连市政规划画图的活儿都接了,我们家当时是靠搞开发一个耳针中医诊疗系统(数据库的)渡过难关,钱不多,活繁琐,弄到全家上阵。我的编程技术,在那时候第一次投入实用。

那时候我曾跟老爷子杠过,我说您不拿课题一分钱没有,拿了课题呢,除了工资还得上缴,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干吗不拉出来单干呢?老爷子说那以后退休怎么办?医疗保健怎么办?房子怎么办?一串怎么办问得我没脾气。

不过有意思的是骂归骂,又没买方市场,又没经验,一帮书呆子却没有一个饿死的,反正最后七搞八搞的都找着了项目,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说来呢,一个是这帮人脑子毕竟还是不错的,逼急了总能想出办法来,另一个是科学院的牌子毕竟还是硬的。

几年以后就好了,所谓转型就是这么回事。

不过有些人永远看不到了转型结束了,所里有个平时很熟的长辈,叫程光先生(真人真事真姓名),当时都说他是大拿,因为他开了个公司,人也和一般的知识分子不一样,善于和人打交道,关键时刻找了不少项目“养活”大伙儿。结果两年以后,被养活的研究员们都挺好,程先生心脏病发作,过去了。其实,这之前他已经做过一次搭桥手术的。他也是知识分子,那份大拿的本事,别人看着羡慕,背后多少艰辛,只有他太太知道。

跟程先生一样当时帮过很多人忙的,还有一位唐友三研究员,唐先生是广东人,说话语调与众不同,我们总是喜欢逗他说话。也是从唐先生那儿得来的印象,觉得广东人都很实在,以至于后来对港腔代表的奸商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不过唐先生很厉害的,后来他的生意作得很大。他还有一样骄傲的是自己是个典型的广东人长相,儿子却非常漂亮,走在街上和《英俊少年》里面的海茵茨很象,是女孩子们很偶像的对象。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