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旁证萨苏的关于1992年中国科学院一个研究员的工资100 -- 燕庐敕

共:💬177 🌺18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这次结婚

在西四的那个米兰春天婚纱摄影,一共八千多。

一组结婚照拍下来,全部积蓄干进去,2680元,在西单一个台湾影楼拍的。

至于90年代初的工资,我父亲90年回国,进国家的博士后流动站,一个月所有收入好像是两百多。虽然看起来微薄,也确实艰苦,有些明里暗里的福利我倒是觉得相当不错。例如房子,还有赵括和括弟高考时可以在北京按照北京考生对待的优惠政策。我91年入学,学费220元。至于这个,

春节的黄瓜最变态,要八元钱一根。

大概是86年在兰州,春节时韭黄就买到过9毛钱一斤。而且是摆摊的商贩互相都串通好的,一个价,谁也不降价。不过这个我倒是觉得没什么特别的,春节吃几天大白菜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吧。等它降回来不就行了。

给我的印象北京的物价从91年到95年疯涨了一阵子,95年也算个泡沫崩溃,北京以前“开一个商城火一家”的局面不复存在,出现了第一个倒闭的。物价也开始下跌,至少一直到我出国的97年农产品价格直线下跌。96年毕业我在国内研究所工作了一年,全部收入400多。我家附近农贸市场里鸭梨最便宜的2元5斤,约70厘米长的草鱼4条10元,我都不敢买(买了就不知道吃到猴年马月了)。鸡蛋价格一斤两元多,95年最高峰的时候好像超过了4元?97年出国前我在国内作生意的朋友告诉我长安街附近的写字楼和广告牌的价格仅相当于95年的一半。1999年初我父母从日本回国工作的时候都感叹,那时候的农产品价格比他们印象中的95年还便宜。2007年夏天我回国的时候听说猪肉涨价大家怨声载道,回去后一问非常惊讶,猪肉价格从一斤7,8元上涨到12-14元。1997年我出国的时候猪肉一斤7-8元是北京的标准价位,10年里都没涨过也该涨涨了。

经济这个东西我说不清楚,经济物价有所起伏,时不时地会让大家感受到艰难这个当然不假。但是我自己的感觉,思考一下背后的原因和看看整体的趋势也许会更加有益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