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07年(1) -- 碎片与记录

共:💬105 🌺89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2007年(1)

(1)高山滑雪

一群教授们在长沙的一个会议之后,坐到了组织方安排的一辆旅游车上。在车上,几个教授们就司机及陪同人员的民生问题做了义愤填膺的评论,以人民之名,对旧式的、耽误人的体制展开了引经据典的抨击。但几分钟后,司机告诉他们,车坏了。

刚才还意气风发的教授中的男人们不得不下来推车。

2007年,在中国这几十年的历史上或许将会被记录成为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这一个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悄悄地实现着又一次自觉的、自我革新。

说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最大自然指的是它的规模,而“资本主义”指的不仅是它已经确立的以资本为基础的社会秩序,起码就公共经济生活中是这样的;而更指的是这是一个非常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的社会。在过去的近20年里,中国始终都在朝着这样一个方向高速前进:它既不是“右”的,政府依然在资源配置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也不是“左”的,这个国家的普遍社会保障之薄弱足以让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右派都感到震惊。因此,有人评论说中国的发展模式占了两种主义的“优势”,它既没有社会福利制度的沉重负担,又拥有国家资本主义集中调配资源的效率优势。这从从理论上来说是一种很不好的社会关系:人民既无法享受自由主义,又无法得到社会福利的保障。

但正是这种奇怪的制度,保障了20年中国经济持续的高增长。无论是当年的打破大锅饭、撤销基层农村医疗、农技系统,到全局上的医疗、住房、教育和社保制度(相对于其替代品)的改革,这个国家都在持续甩掉身上的包袱,将福利支出几乎已经降到“最低生活保障”的水平。倘若只是以一段时期内整体经济目标的实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急追猛跑的好措施;乃至于西欧的福利社会为了振兴长期低迷的经济增长,竟然已经开始学习中国这种奇怪的制度。法国的萨科齐就是其中涌现出来的一个,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务实”的态度,所以他成为了一个既不受理论界欢迎,也遭到工会组织讨厌,只有大资本家才喜欢的总统。当然,心里暗地喜欢他的还有其他西欧国家暗自叫苦的执政者们。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就如同一个飞速滑行的滑雪者,并在一路狂奔中不断甩掉身上“不合时宜”的衣服、背包、靴子。现在已经赤裸裸,再往下就只能割肉了。

面对实质性的社会保障的迅速撤退,在过去的20年里,贡献生产力的主体——工人(包括农民工)、工程师以及其他企业雇员是在中国传统式的家庭纽带下抵抗了这种站在刀尖上跳舞的增长方式。即中国人传统的家庭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联系,避免了一大批人在特定时期面临无法解决的社会冲击——如果不是全部的家庭。远离经济增长中心地带的家庭成员——他们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通过家庭关系而获得一定的收入增长,从而得以在迅速撤退的社会保障体系背景下,依靠家庭成员的汇款增加一部分可支配货币,使其没有在这场变革中面临结构性的挤碾。

但须得提出,这种家庭纽带带来的抗冲击作用,会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弱化。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城市生活成本的迅速提高,已经无法实现传统意义上的“一家团圆”,越来越多的年老者被他们的儿女留在了家乡,而并不是被带入了城市——尽管这也是一种家庭安排。但逐渐浮现的新的家庭形态(如果我们把它按中国传统的模式起码包括祖孙三代的话),必然会在日后逐渐弱化传统上的家庭关系。另则,实现独生子女政策后的第一代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而他们这一代由于家庭适龄劳动力的相对减少,负担的加重也将潜移默化地挑战传统的家庭模式。

有人预言说,从2006年到2012年这几年,将是中国社会阶层*彻底形成并产生根本性分野的一段时间。我不清楚具体这段时间是如何预言出来的,但我大体上同意这种看法。在2006年或者更早一些时间,国家自觉意识上的经济体制变革已经基本完成(从80年代中前期的企业放权到前几年声势浩大的国有企业MBO)。而在2006年或更早这个时间段开始的是一场社会自觉意识上的重大变革,即中国产生了一次规模庞大的资本品定价以及交易浪潮。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股市以及土地(房地产)的交易,在这一时期,资本品涨价的幅度(已经产生的和即将产生的),都会比这个社会实质上经济发展赖以为基础的生产率增长要大得多得多。并且在可预见的几年内,资本品的价格都将会以一种完全背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飙扬,这不仅仅将是得到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增值的强有力支持,更重要的是社会结构量变酿造了强大的内在冲动,这种冲动驱生了质变。即“先富者”要通过先拥有大量物质财富的优势,对国家体制变化中释放出来的资本品进行定价并购买拥有,从而通过对资本品的先行拥有建立起对“后来者”长期的、稳固的财富优势来。由资本品的社会化分野将在再生产过程中被长期放大,一群人与另一群人社会阶层(级)的在今后的机会公平已经很难再存在,而阶层之间的流通渠道将被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即只在个案层面上存在意义。通过这一波对重要的资本品的定价、出价、据为己有的浪潮,获胜者和被排除在外的社会群体之间在未来的社会秩序将泾渭分明,社会群体之间显著分化已很难逆转。

如果我们还能抽象地说,前20多年改革中所体现的贫富分化,主要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的话(当然,这里也有很多对于每个参与者而言起步不平等的问题,尤其是在原体制下的资源获得性而言),那么在这一次资本品的狂欢之后,效率优先的原则将会全面让步给对资本品占有的优势原则。

有两群人,在这个过程中、以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而言,是失败的。第一群是政策性的经济学家们,或者是操盘手们。前面说到,中国不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政府依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掌控这些资源的人有两种来源,一则是原来系统内留下来的专家和行政干部,二则是部委“现代化”过程中进入的学者以及海龟学人。用最宽容的评价标准,他们的行为只能称得上“合格”。在国外市场上,他们的投资渠道受到了限制,这就不多说了。但比渠道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这群人在思想上的自我束缚。前者自然是被多年来的“效率”问题吓破了胆,或者说已经对其他问题基本无视;而后一批人则基本上都根植于市场原教旨主义。国家资本的运转和投资,这些年来就好比一个细脚老太太进了城里的高速公路,不仅速度慢,而且遇事都一惊一乍。操盘手们缺乏的不是具体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偏则是缺乏对国内社会整体的了解,缺乏对发展问题的思考;因此他们远远不能担负起运作庞大的国家资本的战略角色。国内只有少数具有政治家视角的国有资本投资家是合格的,例如某政策银行的当家。但当然,国有资本的运转和增长,又必须得跟再分配领域的变革结合起来,才能对社会关系的重构产生足够良好的作用。

当然,从现实的角度来讲,要在中国出现一个类似于“淡马锡”一样庞大而敢于作为的国家资本投资集团,不仅仅要突破在思维上的局限,还将会与中国业已形成的经济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冲突——而后者则是在过去20年的私有化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的。这种冲撞,将主要体现在对市场资源的争夺以及具体化为管制权的争夺上上。考虑到这30年中国高速发展的方向,这种希望将是一场更为困难的、思维上的战争和现实利益的争夺。

就这个问题而言,不得不提到林毅夫被提名新一届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事情。林毅夫代表的是在过去20年中中国的发展,就社会关系而言,最糟糕的一种发展思潮;而且这种思潮在3-4年前已经基本上退出了中国的决策舞台。这一现象再次说明了中国在发展问题上决策咨询人才的缺乏,另则又一次说明发达世界是从来不会也不可能真正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去思考发展问题的。

第二群失败的人则是所谓的“新左派”。新左派的失败不是由于理论,也不是因为逻辑,而是因为他们的政策主张已经完全脱离了基础的中国社会条件。中国基层的社会关系,起码在经过90年代末的地雷阵之后,已经最终失去了对集体或者公有概念的基本的信任。而根据我在河北一些乡镇经济长期蹲点的观察,乡镇企业早已在组织关系的意义上解体不复存在,商品经济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已经完全确立,再随着外界商业资本的侵入,目前乡镇一级的社会组织,是正逐步被纳入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管理控制之中,而不再仅仅是当初乡镇集体经济破灭之后的等待。乡镇,以及在文化上和社会关系上,都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在这种社会基础上,除非是在极个别的地区(如“新左派”们所进行社区实验的那些个别地区),社会结构已经很难再次往复到尊重集体所有的观念基础上。当然,除非再来一次阶层革命,但显然那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在这一场高速的大滑雪中,起码有将近15年,中国的经济模式,都是在一个依然强有力的政府介入的前提下,朝着“自由主义”的方向飞速滑行的。各种实质意义上的社会保障系统不断被抛弃,商业意识已经不容抗辩地渗入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内。“10亿人民3亿商”这句话已经不为人提起,不是因为它描述的形势不正确,而是已经完全不需要。

当然,阶层的形成,并不是说是这种特定制度的产物,而是基于商品交易关系的产物。我们只是说,这样一种特定的制度,使得阶层的分野,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形成了。并通过一轮疯狂的资本品狂欢来确定它。在此之后,一种新的(虽然就概念来说不那么新)的社会秩序将会被长久地确立下来,即在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不再是户口、身份、供职的单位;而是你所拥有的资本品,具体而简单地说,就是绩优的企业的股权、土地以及其衍生资本品等等。甚至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科举(高考)制度,都已经无法实现再充当这种社会分野的流通管道。这个系统只能保证你得到良好的教育,但却不能保证能让你获得资本品。

例如,在城市建设中,富人区和穷人区是不是要划分开来,不再是一个讨论上的禁区,而成为了部分地方官员讨论中的选择。

回到最初我们讲的小故事,那群坐在长沙会议方安排的旅游车上的教授们,跟这个国家当代99%的知识分子一样,自以为自己代表了人民,但他们既缺少对现实民众生活的理解,同时也非常缺乏知识。甚至在批评某伟人的时候,他们连当年该伟人所做过的一系列农村社会调查这样类似的研究都没有人去做过——尽管他们如今有了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更高的社会地位。甚至不知不觉的,如同某位在P大学中扮演Z教授暴政的受害者的H教授,别人跟我说,其实他有着令人乍舌的财产,过着这个都市里绝大部分人都无法比及的生活;但他们却很少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和号称所代表的人民之间的这种差别。

所以当教授们义愤填膺地替人民鸣不平的时候,人民便请他们下去推车。

请铁牛来一下,我去看工人修热水器。

*另注:在全文里,我用“阶层”一词代替了那个大家都清楚的词汇J-J,敬请谅解。

元宝推荐:GWA,一直在看,铁手,橡树村,爱莲, 通宝推:qq97,途人,十亿星阵,shyukyo,飒勒青,清风居士,浣花岛主,关中农民,镐梓,桥上,二至,右手,黄河清,阔叶树,无知苍狼,友竹,威武,一无所之,乌金沙,iwgl,GWA,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