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古代士兵的行军速度 -- 任爱杰

共:💬327 🌺3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想当然!兼答对耐力有疑问的朋友

许多认为古代行军速度很低的朋友的一个关键论点就是“人的耐力不足以保持较高的速度(每天六七十里吧)连续走几个月”。这么说的朋友估计没有一个人有过长期运动,或者劳作的实际经历,这种论点是纯粹的想当然。实际情况是一旦度过了初期的疲劳期后,以后就没有什么了,只是日常活动而已,毕竟行军既不算爆发性运动,也不算大强度运动,既不是跑马拉松,也不是跑百米。

举两个实际例子看看吧,一个是我大学同学,普通人一个,有一年暑假突发奇想,也没提前锻炼身体,就要骑自行车从北京回湖北老家,沿途游山玩水。他总共骑了二十几天,每天平均一百二十公里左右。回到家乡后受到热烈欢迎。据他讲,最难熬的是第三,四,五天,屁股,腿痛的连自行车都上不去,但那几天硬挺过去后就没什么了,感觉越来越轻松了,每天的计划早早就能完成。

另一个例子是华山上的挑夫,挑一百多斤上山,每天一个来回,八十华里楼梯啊。白天路上啃两个冷馒头,一瓶凉水,下山后吃一顿睡一觉,第二天照常上山。这可不是几个月的事,是成年累月,是年复一年。

古代军队是什么,是无数劳苦大众组成的军队,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走路,走到目的地后打一架,再走回来。你觉得每天走个六七十里就能把一支军队走垮了?那华山上的挑夫是不是都要羞死了。

实际上长途行军中最累的时候是每天早上出发前的“拔营”,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拆除帐房,把一切都收拾妥当。随后的行进反而更像是休息了。

所以说,不能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和知识去想当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