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古代士兵的行军速度 -- 任爱杰

共:💬327 🌺33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还是给您介绍一部专著吧

您真厉害,一里等于77米这种说法都相信。短里的说法出自对《周髀算经》的推算。但是这个短里是不是常用的呢?还是给您介绍一部专著吧。《新编简明中国度量衡通史》作者吴慧 链接在下面。

《新编简明中国度量衡通史》作者吴慧

具体的论述引用如下:

尺以上的长度单位是丈,丈以上有里。“三百步为里”,在六尺为步的条件下,一里就是一百八十丈,唐代起改以五尺为步,但里为三百六十步,里长仍为一百八十丈,迄于清代未变。然而各时期尺度之长不同,同样名为一百八十丈的一里,其长度就并不一致。春秋战国时步里之尺也按23.1厘米计,合清营造尺(32厘米)的七寸二分余,因此其里就短于清代之里,看到这一时期古书上的里数心里就要打一个七折。顾炎武《日知录》中说:“《谷梁传》鞍去国五百里,今自历城至临淄仅三百三十里。……孟子谓舜卒鸣条,文王生岐周,相去千余里,今自安邑至岐山亦不过八百里。《史记》:“张仪说魏王言从郑至梁二百余里,今自郑州至开封仅一百四十里。……”(卷32“里”条)这些话可为春秋战国时百里为清七十余里的例证。

张仪生年不详,卒于秦武王元年(前310年),一说秦武王二年(前309年)。荀子约生于(前313年) 死于(前238年)。所以远远晚于张仪。

张仪游说的是魏王。他说“从郑至梁二百余里”,合明末清初(顾炎武是遗老)的一百四十里。呵呵,魏国的里有多长不就是明摆在那里了?

做人还是厚道点比较好。所以俺就在这里为您立此存照,不亲自转到别的地方去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