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政治与战略的较量:“北风行动”中的保卫斯特拉斯堡(一) -- 阿多尼斯

共:💬20 🌺7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北风行动”中的保卫斯特拉斯堡(四)

会面结束后,德弗斯再次回到第7集团军,和他的将领们仔细研究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帕奇中将仍然坚决反对撤退,决不能将盟军付出大量牺牲才解放的地区轻易拱手交给敌人,他希望德弗斯继续说服艾森豪维尔更改这一命令。而海斯力普少将的情形比较特殊。他的第15军是巴顿的老部队,从诺曼底登陆开始就作为巴顿集团的先头突击力量,在巴顿集团整个夏季的闪电突击中从布列塔尼海岸直抵马赛,转隶第7集团军后突破孚日山脉的德军防线解放斯特拉斯堡,直到接触齐格菲防线前沿为止,这只部队从未停下过征战的脚步。现在根据最高统帅部的命令,第15军却要离开战线(调走的两个师是第15军的基本部队)向后转,乖乖的呆在一边当统帅部预备队。这可和海斯力普少将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因此,他尤其愤怒。而布鲁克斯少将则冷静的表示,他的第6军参谋部已经实地调查过了孚日山脉中的“艾森豪维尔防线”的实际情形,结论是这条防线比他们现在位于北阿尔萨斯平原上的战线更加难以防守。德弗斯对此深表同意,但他担心最高统帅部并不这么看。

德弗斯把希望寄托于阿登地区的盟军态势,希望随着盟军形势的逐步好转,最高统帅部能够接受他的请求,撤销这一撤退命令。他告诉他的将领们,只有在艾森豪维尔的直接命令下,他才会把部队从现有的位置转移到下一个临时阶段的位置。而在此之前,他不打算做任何撤退举动,直到最高统帅部强令他撤退为止。实际上,德弗斯独自承担起了违抗最高统帅部命令的责任。不过这也说明,他此时仍然对艾森豪维尔要求撤退重整第六集团军群防线,节省下预备队支援阿登的决心估计不足。

同时法国第1集团军的联络官飞抵巴黎,带来了德拉特尔将军在27日会议上所得知的一切消息内容,包括随后phlasbourg的第六集团军群前进指挥部撤销等。28日,法国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阿方索.朱安将军,前往凡尔赛询问最高统帅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由于艾森豪维尔此时不在,比特尔.史密斯中将接待了朱安将军,并告诉他,最高统帅部确实要将两个师自第7集团军调走支援阿登地区,并计划自阿尔萨斯地区撤退。但是,史密斯中将又强调道,目前最高统帅部并未做出任何决定,因为“根据这样的假设做出的计划仍在研究中,参谋们在防御态势下总是不停的策划些不必要的方案”。

而这完全是扯淡。27日下午史密斯全程参与了艾森豪维尔和德弗斯的会谈,并完全了解艾森豪维尔在撤退问题上的决心。而在当天上午,史密斯刚刚为艾森豪维尔起草了发给德弗斯的正式命令,命令他的部队位置必须转移到孚日山脉一线。那么,为什么史密斯中将在此要刻意误导朱安将军?根据历史学家Jean Marin d hoop的分析,是为了“令戴高乐不至于对盟军最高统帅部真正的撤退计划有所察觉”。而按照史密斯中将的说法,盟军最高统帅部所负责的仅仅是法国第1集团军,隶属于德弗斯的第六集团军群,和戴高乐没什么关系。至于德拉特尔将军是否选择向自由法国临时政府和戴高乐汇报军事决策和战事进展,并听从其意见,那是他自己的事。

在会见完毕后,朱安火速返回位于巴黎左岸rue sanit-dominique的战争部,向戴高乐将军汇报了会谈的结果。“目前任何事情都尚未确定,”他说道,“但是我有一种不祥的直觉,当我每次问起有关阿尔萨斯方向的军事问题,这些美国人总显得支支吾吾……他们一定在背后策划什么。”

与此同时,在位于法国和瑞士边境上的montbeliard法国第1集团军总部内,德拉特尔中将正为德弗斯中将在12月28日发布的总部第7号令的含义而迷惑不解:为什么整个命令都在强调分四个阶段撤退到孚日山脉的“主要位置”的计划?在冥思苦想后,德拉特尔中将决定起草一份给戴高乐将军的绝密备忘录,在里面表示对这一撤退计划的坚决反对,他认为撤退将迫使盟军在未来不得不花费更大的代价重新夺取现在已占领的地区。德拉特尔将军特意亲自将德弗斯的命令译成法文,发给军一级指挥官。最后于12月30日,德拉特尔将军发布第201号集团军令,命令中完全没有提到任何与撤退有关的内容,相反,他要求法军官兵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决守住现有的战线。总之,德拉特尔将军精确彻底,一点不差的违反了艾森豪维尔的命令。在这一点上,他和德弗斯的做法不谋而合,后者一直在暗中拖延撤退命令,直到艾森豪维尔发现后暴跳如雷为止。

12月30日,朱安将军再度到访凡尔赛的盟军最高统帅部,要求艾森豪维尔无论如何不能放弃斯特拉斯堡。他说,希望艾森豪维尔同意他向德弗斯和德拉特尔派出法国政府的特使,表达法国政府对局势的关切。法国能够为保卫斯特拉斯堡提供3个FFI师的兵力。艾森豪维尔对此表示感谢,说他会将这一情况转达给第六集团军群总部。

戴高乐将军派往第六集团军群的特使是touzet du vigier将军,法国第1装甲师前任指挥官和现任的斯特拉斯堡地区地方军事长官(military governor)。他的老部队,法国第1装甲师在盟军部队中第一个抵达莱茵河畔,抵达日期是1944年11月19日,三个月后布雷德利的部队才抵达上游的雷马根大桥。

当德弗斯得知朱安将军与艾森豪维尔会谈的结果后,他立刻意识到,他必须向最高统帅部汇报他从撤退命令发布到现在对这一命令的执行程度如何(其实是对撤退命令的拖延程度如何)。直到现在,第7集团军依旧没有开始向孚日山脉的最终位置撤退。12月31日,他向艾森豪维尔提交了一份长长的报告,解释因为接替北上的巴顿集团军留下的防线所消耗的时间(实际上这一工作在12月26日已经完成,当时艾森豪维尔的撤退命令还没有下达)造成的延误,他估计第7集团军至少还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在孚日山脉中的新防线安置下来。德弗斯又报告道,根据最新的情报,24小时内第7集团军正面德军将发动大规模进攻,他要求最高统帅部将划为统帅部预备队的第12装甲师和第36步兵师继续留在第7集团军的地域内,应对这一新的威胁。

艾森豪维尔在新年前的好心情被德弗斯的这份报告破坏无疑,他恼火的发现,到现在为止德弗斯不仅没有按照命令要求从阿尔萨斯平原上撤退,反倒要求最高统帅部归还划走的预备队。艾森豪维尔决定,在第二天一早的参谋例会上重新审查德弗斯的这一抗命不遵的举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迫使他实施撤退行动。

与此同时,戴高乐将军的特使touzet du vigier将军抵达德拉特尔中将在montbeliardd的法国第1集团军指挥部,在当晚18点到20点间,两人进行了约两小时的秘密商谈。德拉特尔告诉touzet du vigier将军,一直以来的传言确有其事,美国人“正在计划从阿尔萨斯撤退,更准确的说是撤退到一条连续战线”。不过,德拉特尔又补充到,“目前所有举措仍处于策划阶段,只有当德国人大举进攻时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他认为,随着阿登地区盟军态势逐步好转,德国人也许已经取消阿尔萨斯地区的大规模进攻行动,调动部队去应付阿登地区的危机。

但是,此时“北风行动”的10个德国师,已经准备就绪进入攻击位置,将在数小时后发动西线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突袭第7集团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