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政治与战略的较量:“北风行动”中的保卫斯特拉斯堡(一) -- 阿多尼斯

共:💬20 🌺7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北风行动”中的保卫斯特拉斯堡(七)

当日下午,戴高乐将军和朱安将军步入盟军最高统帅部的会议室。在这里等候的艾森豪维尔与史密斯和他们握手致意,一同等候的还有刚到访的邱吉尔首相和英国总参谋长艾伦布鲁克元帅。他们围绕着一张巨大的形势图坐下来,戴高乐十分高兴邱吉尔的来访,尽管他有意无意的忽略了邱吉尔并非因为他的电报而到访,而是来和艾森豪维尔商谈北边蒙哥马利第二十一集团军群下一步的动向。罗斯福总统则在早些时候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回复戴高乐的电报,信中说,由于这是纯军事方面的问题,艾森豪维尔的意见就是他的意见。

艾森豪维尔以似曾相识的开场白开始了会议,他在形势图上指出了目前第6军在北莱茵平原上的战线变化,以及统帅部对支援阿登的预备队的需要。戴高乐回应道,如果这仅仅是一场“兵棋推演”的话,他完全赞成艾森豪维尔的决定。但在政治上,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对于法国极为敏感,法国绝不会容许这一地区未经抵抗就重新落入德国人手中。如果盟军坚持撤退,他强调道,将会引致法国民众的严重不安,甚至引致法国临时政府下台。

艾森豪维尔则说,就战争形势和军事逻辑而言,他的决定是正确的,法国政府领导人们过于感情用事。无论有无法国的支持,他都不会动摇撤退的决心。戴高乐则回应道,如果艾森豪维尔坚持这一决定,将会无可避免的引致盟国的分裂,他将下令法军脱离盟军指挥。当“脱离指挥”这句话被翻译成英文时,艾森豪维尔的脸上闪现出愤怒的神情,他毫不客气的对戴高乐说,之所以出现现在的危机,完全因为法国第1集团军始终未能完成任务,消灭科尔马桥头堡的德军,使得第六集团军群无法正常缩短战线和腾出预备队。而且,法国政府一直未能很好的补充法国各个作战部队,保持齐装满员的状态。如果法军胆敢脱离盟军指挥,他警告道,最高统帅部将立刻切断对法军的所有燃油,弹药,武器装备以及后勤物资供应。

戴高乐冷静的看着面前怒气冲冲的艾森豪维尔,抛出了自己的底牌:一旦盟国切断对法军的所有战争物资供应,法国将禁止盟国使用法国境内的所有铁路和公路交通设施,包括机场和港口等。戴高乐十分愤怒,因为艾森豪维尔完全忽略了一直在科尔马桥头堡英勇奋战的法国第1集团军战士们的流血牺牲,但他仍冷静的说道:“尽管下达你的撤退令,我会命令法国军队坚守斯特拉斯堡死战到底,直到全世界都反对你的决定,迫使你重新回来为止。”

在整个会谈期间,一直旁听的邱吉尔首相始终靠在自己舒适的扶手椅上几乎要睡着了。没有任何调解艾森豪维尔与戴高乐的意思,他唯一做的只是用手指点着面前巨大形势图上的位置:“这里,斯特拉斯堡。”这是整场会谈中他说的唯一一句话。

面对戴高乐的摊牌,艾森豪维尔迅速冷静下来,开始思考戴高乐的威胁的严重后果。德军发动的阿登反攻已经让毫无准备的最高统帅部大大丢了一次脸,现在,如果这个一根筋的单细胞的法国领导人下令法军脱离盟军指挥,最高统帅部,尤其是他本人又将颜面何存?更何况,阿登此时的形势持续好转,已经并不急需投入更多的预备队。思考了几分钟后,艾森豪维尔打破了沉默,以相当和缓的语气说道,他同意戴高乐的意见,将立刻打电话给德弗斯,取消撤退命令。尽管戴高乐知道德弗斯一直站在法国人一边,为了保险起见,他要求史密斯中将和朱安将军一同前往vittel去见德弗斯,确保盟军确实执行保卫斯特拉斯堡的任务。同时,戴高乐和艾森豪维尔同意重划第7集团军和法国第1集团军的作战地域,法国第1集团军的作战地域向北延伸,将斯特拉斯堡包括进来。

列席会议的英国参谋长艾伦布鲁克元帅私下里非常失望,但没有在脸上显露出来,因为艾森豪维尔屈服于戴高乐的压力,取消撤退命令,这意味着从南部抽出部队增强北部蒙哥马利的计划化为泡影。艾伦布鲁克十分清楚,这一从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撤退,抽出预备队增援阿登的计划出自蒙哥马利而非艾森豪维尔。蒙哥马利一直坚持,盟军要重夺阿登的主动权,必须缩短南部德弗斯的战线,节省下预备队增援阿登。

和不愿出声的艾伦布鲁克元帅不同,不论邱吉尔的真正想法如何,这位英国首相在会议结束后立刻称赞艾森豪维尔“做出了一个正确和明智的决定”。朱安将军对邱吉尔此时表现的友善与支持态度十分感动,当他和戴高乐离开盟军总部时,他说道:“我们应该感谢英国领导人对我们的支持。”看着被英国人的马后炮骗了的朱安将军,戴高乐在钻进专车前只说了一句话:“呸!”

第二天晚上和戴高乐共进晚餐的francois Coulet,回忆了戴高乐当时在餐桌上所说的话:“我刚从凡尔赛回来,刚在那里见过了艾森豪维尔和邱吉尔。他为什么要邱吉尔来见我?还不是为了撤退的事情!想想看,居然要我们从斯特拉斯堡撤退!你能相信吗?经过四年的战争,现在我们正朝向胜利的终点迈进,只为了龙德施泰特在阿登发动的一次反击,就立刻要我们放弃阿尔萨斯!”

在斯特拉斯堡,韦恩将军在下午2点45分接到取消撤退的命令。他立刻叫来dreamstetter上尉作为翻译,陪同他前往施瓦兹将军的办公室。韦恩将军告诉施瓦兹将军,他刚接到最高统帅部的电话,告诉他取消自斯特拉斯堡撤退的命令,而且盟军将尽全力保卫斯特拉斯堡。施瓦兹将军十分激动,但仍坚持必须得到最高统帅部的书面命令后才能取消撤退计划。韦恩将军说道,他目前并没有得到任何书面命令,但这一命令是确实有效的,施瓦兹将军可以相信它。施瓦兹将军立刻决定延迟第一班运载撤离人员的列车出发时间,此时离下午3点规定开出的时间只有几分钟。

此时撤退进行的井然有序,车站前的广场上十分拥挤,但当地警察们依旧尽心尽力的维持秩序,市民们安静的等待着第一班撤离列车于下午3点钟准时开出。而大批无法搭乘列车离开的市民排成长长的队列,提着手里简单的行李步行离开城市。

下午3点钟,出发的时间到了,但列车仍在原地一动不动。直到3点30分,广播中发出正式通告,要求所有车上的乘客下车,返回他们的家中。人们纷纷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乐观和激动的情绪立刻在人群中蔓延起来,在车站前的广场上,三色的法国国旗被高高升起,旗帜下聚集的人们高唱着“马赛曲”,这一地点恰好离1792年法国国歌第一次在斯特拉斯堡奏响的地方不远。

Dreamstetter上尉回忆了当时的情况:“许多政府职员和他们的家庭暂时被禁止离开。但在1月3日下午,他们中的许多人仍出现在民政事务办公室,询问手中的车票是否仍然有效。我把他们都打发到了第10区的办公室,在那里他们能通过正式途径了解最新形势。”

富瑞市长此时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管他非常失望的发现,现在大多数政府官员们逃离斯特拉斯堡的热情丝毫不逊于1940年6月。整个下午,他都在斯特拉斯堡的主要街道上来回巡视,和每一个遇见的人点头致意并打招呼,显示斯特拉斯堡的法国政权依然存在。同时第7集团军的宣传专家galitzine上尉也开着自己的宣传车在大街小巷转悠,车上的扩音器不断重复着广播,盟军将尽一切手段保卫斯特拉斯堡。

1月4日,朱安将军和史密斯中将在vittel会见了德弗斯。史密斯中将说道,法国第1集团军将在1月5日接管斯特拉斯堡防务,同时他也告诉德弗斯,最高统帅部认为目前第7集团军在斯特拉斯堡以北莱茵平原上的战线依旧存在不稳处,他曾经两次命令德弗斯收缩战线撤退到孚日山脉中,但一次因为德弗斯的故意拖延,另一次则因为戴高乐的全力反对而作罢。现在,史密斯中将指示德弗斯,他可以如愿以偿的把第6军继续留在莱茵平原上,如果形势不再继续恶化。但是他不能因为在这里的战斗损失太多的人员和装备。他强调到,对于德弗斯坚持把布鲁克斯少将的第6军留在孚日山脉分支以东的莱茵平原上的做法,一旦第6军遭到任何出乎意料的重大损失,他个人必须为这一后果承担一切责任。

1月5日晚,一支德军渡过莱茵河,在斯特拉斯堡以北10英里远的gambsheim建立一个桥头堡。数小时后,抵达斯特拉斯堡接管防务的法军和新增援的美国第42“彩虹”步兵师匆匆赶往那里,全力消灭德军的这一桥头堡。

1月5日,希特勒正式知会冯.龙德施泰特元帅,“北风行动”目前对第7集团军左翼和中央的进攻结果令他十分不满。在左翼,SS第13军经过4天的残酷战斗,付出了数千人伤亡的代价,依旧未能突破美国第44和第100步兵师在achen-rimiling地区的防线,SS第13军的军长,武装党卫队中将马克思.西蒙懊恼的说:“我们的士兵为元首而光荣牺牲……却毫无价值。”战线中央,德国5个步兵师和山地师几乎达成了他们自毕曲向南突破直抵saverne的目标,如果两个担任预备队的德国装甲师能够及时加强给他们的话。但在德国步兵师还没有打通下孚日森林中的道路前,希特勒拒绝将这两个装甲师投入作战。但是,这些德国步兵师的进攻力量很快被美国第45步兵师和第70步兵师的拼死抵抗耗尽,投入装甲师预备队的时机也白白错过了。4天后,“北风行动”第一阶段结束,尽管德军重新占领了大量法国土地,但美军挡住了德军前进的脚步,“北风行动”第一阶段失败了。

在希特勒的一力推动下,“北风行动”第二阶段随后发动,目标是切断并迫使美国第6军后退,夺取斯特拉斯堡,两个预备队装甲师也将投入这一方向。1月7日,德军自北部和南部的桥头堡同时向斯特拉斯堡进攻。作为总指挥的党卫队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希望在1月30日前在斯特拉斯堡升起纳粹党的万字旗,以纪念纳粹党在1933年1月30日上台20周年。

曾在一年前,在安奇奥滩头抵挡德军进攻的美国第6军,现在又在积雪封冻,冷风呼啸的北莱茵平原上进行着同样的战斗。1月20日,在经过13天的激烈战斗后,面对着占优势的德国装甲部队,步兵和空降兵集群的攻击,布鲁克斯少将终于下令第6军撤退,借着夜色的掩护撤过莫德河,向南退却了约20公里。这一成功的撤退完全没有被德国人察觉,甚至许多美国士兵发现自己离战线越来越远时才知道部队正在撤退。当然,这也招致了士兵们的不满。

德军花了几天的时间才完全占领美军撤离后的地区并组织起进攻兵力,1月24日到25日夜,6个德国师渡过莫德河,建立起桥头堡。德军和第6军凶猛的火炮对轰与部队厮杀持续了一整夜,第6军全力以赴清除德军的这一桥头堡并堵住德军的进攻势头,而优势兵力的德军沿莫德河一线达成多处纵深一英里的突破。第42步兵师的一个班据守在莫德河边的一个小丘上,德军轮番围攻这一小丘,他们用手榴弹和步机枪击退了德军多次进攻。直到德军占领这座小丘俘虏还活着的美国士兵时,一名德国掷弹兵对着他们大喊大叫:“我们要把你们统统赶下海去!”

当日下午,当第6军激烈进行着战斗时,巴斯托尼的英雄部队,第101空降师已经开往增援第42步兵师。第101空降师的赶来无疑宣告盟军在阿登已基本胜利,“阿登危机”自此正式结束。当日黄昏,德军阵地上的炮声忽然沉寂下来。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希特勒终于被他的将军们说服,鉴于此时西线阿登方向和东线的形势极度恶化,保卫柏林远比在阿尔萨斯取得胜利要重要的多。随着德军的撤退,希姆莱期望在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再度升起纳粹万字旗的美梦也告终结,1940年6月26日希特勒曾在那里宣布:“我们永远不会再放弃阿尔萨斯-洛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