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女性传统价值观”与男孩的教育 (中) -- 朝霞灿烂

共:💬19 🌺9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你也看出来了。挺惭愧的。我们还没有实现全中文对话的目标。

不过,我和我老公已把它列入了今年《新年新气象》的内容之一。我们尽量在家中同他说中文,也要求他中文对答。唱歌倒多是英文的。(嗨, 跟不上国内的形式)。

我是特别想儿子学好中文。但我老公说在这个环境里,千万不要强迫。主要要培养儿子的中文兴趣。这一点我同意他的意见。

现在我老公每周最少给儿子讲三个故事。故事的内容主要就是中国古代近代的人物。通常是由我老公提醒上次讲了什么故事,让儿子回忆回忆,再由我朗诵与人物有关的一首词(我普通话比我老公的说得标准, 嘿嘿)或放录音的诗词朗诵,再由我老公讲故事。当然在儿子四岁半以前,多数时间一周反复讲一个故事(儿子也百听不厌,真服了他们父子俩)。比如上次去杭州的前一夜,就是这么讲故事的:

儿子: 爸爸,该讲故事了。

老公: 好。(对我说)念念那首《江南好》吧。

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山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老公:知道妈妈说的哪里吗?

儿子: 知道。我们现在来玩的地方呗。

老公: 就象旧金山是加州最美的城市之一。我们明天要去的杭州是江南最美丽的城市。

儿子:杭州有啥好玩的?

老公:太多了。你还会见到一个大英雄。

儿子: 他也写诗的。(看看,儿子都有经验了)

老公: 真聪明。你妈妈知道。她讲与你听。

我:(朗诵)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

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儿子:(满脸迷茫)爸爸还是讲故事吧。

老公: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有一个人叫岳飞…

当然象这种故事是不可能一次讲完的. 老公一般就讲这个人小时候怎么能吃苦什么的,长大了能经受磨难。 完了, 给儿子一本<<还我河山>>的小人书。 儿子认识中文少, 当然不太看得懂。不过为了能多看懂些,儿子经常会主动问中文字的意思。

一开始,我对我老公给儿子朗诵有些我都不太懂的诗词颇有看法。这些东东,不是让儿子听天书吗?不过他从没强迫过儿子听诗词。(也不一定,儿子可能想听故事,不得不听)。我就不同老公他计较了。但后来发现其实挺有效果的。因为听得多了,儿子渐渐地有了兴趣。有一次我和以前的同事一大帮人拖家带口去温州的湖心岛玩。看到文天祥纪念馆,儿子顺口一句:“曾经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罢休” (儿子将“臣心”记成”曾经”。 “肯”字不会说,读成了“罢”)。 把我的那些个同事惊得用目瞪口呆来形容也一点不过分。哎呀,我这个做妈妈的,别提多有面子了。(挺虚荣的,是不是?)虽然我知道我老公给儿子讲文天祥的故事都快小半年了。有好一阵都听在录音机在放: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我笑称爱国主义论坛又开讲了。

其实最大的好处是:小孩的精力是有限的。儿子喜欢这些东东了。就对其它东西比如电子游戏什么的兴趣不大。

一家之言,(其实只是一人之言)。仅供参考。祝万事如意!

通宝推:大问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