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外公从军记! -- 八重引力

共:💬21 🌺1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外公从军记2

感谢诸位的鲜花,我们话接上文接着聊:

当时外公已经出师,在店铺里也算是一个小师傅,由于是从小就在这家学徒长大的,所以老板也就是师傅很信任他,一般对外联系什么业务如果老板无空,经常就是我外公在外面跑腿帮衬点,据他描述的形象,经常是雇辆黄包车,车上装的都是图纸,而他就跟随一路来往奔波,由于他一直带有幼时的浓重无锡口音,所以当时的一些朋友一般都称呼他为“小无锡”。

1941年冬天日本终于轰炸了珍珠港,随着英美对日的宣战,上海的局势就更加复杂,日本全面进入租界区令上海各界人士都感到人心惶惶,在上海终于屈服在日本的铁蹄下时,那些有产阶层们更多的是开始考虑转移资产和人身安全,随之而来的就是我外公所在的店铺即使已经搬入了英租界区内,还是不可遏制的开始生意萧条。

店里暂时没有什么生意,自然薪水也就不会再开足,而我外公好歹也工作了好几年,积蓄还算略微有点,所以那段恐怕是他在离休前的人生中难得的一段闲暇时光,据他回忆当时就是每天到店里看看,哈,没生意,然后就出去找三五个好友喝喝老酒,打打小麻将什么的,当然时间一长那自然也不能指望着坐吃山空,想我外公这样自幼就出来学徒的自然家境也不算佳,所以他那个圈子里的伙计,伴当,学徒们也都开始计算着离开上海去别处发展的念头。

说到这里不得不谈谈外公对日据上海时日本的看法,不知道是年代久远经历的人生已经非常丰富,还是也许我外公就跟当时老家在苏南乡下这类没有直接感受到战火伤害的普通国人一般,现在从他的语气中并没能够听出什么家国仇恨,刻骨铭心之类我原以为的词语,谈到日本人时只是说:“我当时不愿意在上海待下去了,不为什么,主要是反感日本人每天在路口执勤的士兵,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向他们鞠躬,你要是不鞠躬,那日本兵就打你,略有反抗的直接带走,甚至当场杀害的也不是没有,我不是那样的人,每天都向他们鞠躬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听闻这里我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色,戒》中那段日本兵把守路口中国人通过时的场景,确实是每个国人都必须向日本兵脱帽鞠躬致敬,看来这部电影对于这个细节的还原还算真实。至于说我怀疑他当时还并不是个特仇日的愤青,是他后来又补上的一句话“其实要是不走,店里的生意后来也渐渐好转,还是可以待着的”,所以我估计他应该还是与当时的泯然大众般,生活或者说生存是他们最关键的考量,家国之仇可能只是在完成生活的前提下兼顾而已。

时间进入1942年,我外公这些“闲人”们都有些无所事事,天天过着吃不好但也饿不着的日子,但是这样生活的前景可是着实不妙,这时汪伪政府在上海高薪招聘技工在他们的那个小圈子中还是引起了一番扰动,但是首先汪政府好歹顶着个汉奸的名义,而更关键的是招聘的工作目的地是远在海南岛的日资企业,所以并没有想当今大家挤破门槛般进入外资的那种场景出现,招聘的结局我外公的小圈子中没有一人前往。

啊!有事要出门一下了,我们待会接着聊,我抗,我抗,我抗.................铁牛去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