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外公从军记! -- 八重引力

共:💬21 🌺13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外公从军记3

下午走的有点匆忙,再补叙段日据时期我外公对上海的印象,在当时日本全面进占了公共租界区后,为了体现出大日本帝国的所谓“东亚共荣”理念,那些在我外公这辈子人眼中生来就是代表着高贵,骄傲的洋鬼子们纷纷被迫走上了街头巷尾扫街,运垃圾的工作一线,而巡捕房内管事的除了一些日本人,大量换上了中国人,甚至是不少印度阿三们,这样的一个“东洋景”成为了当时居住在租界区内的上海小市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说到这里,外公着重向我介绍了这么个人,他姓苏,用我外公的话说还是个“学生子”,家里父亲是当时江南造船厂(当年不知道江南船厂称呼是否也是如此)的总工还是副总工来着,自家又开了个小的机械修造厂帮江南船厂做配套生意,由于我外公经常与他家那个厂发生业务往来,所以和这位苏公子也很熟识,我外公对其的评价他是个“小开”,不大理解这句话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代表何种人物,不过听了点他的事我个人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个潇洒,多金,吃喝嫖赌抽,样样新潮时尚都玩得转的年轻人形象。

一日,我外公闲来无事,就到这位苏公子那里走动走动,当时他们一圈朋友正在打对于我外公来说的大麻将,我外公就在旁边作壁上观,打着打着这位苏公子突然就对我外公说“小无锡啊,现在你们的生意也不太好,想不想到别处去发展发展哪?”,我外公那自然是瞌睡遇着枕头非常愿意,详细一问去处,说是在苏北有一间大工厂在开工,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待遇吗当然从优,更关键的是中国人自己开办的企业,怎样想不想去啊?我外公内心一合计,距离又近,没出江苏呢,待遇还不错,更何况还是中国人自己的企业,怎么都比去那些外国人的工厂让人舒心点吧,所以豪没犹豫,当场就应承下来了,并且还一力承担了拉别人一起去的任务。

要说当年的国人这个相互间诚信度恐怕是非常之高,不像如今这般世风日下,就我外公当时那么个20岁出头的小年轻,再加上那位苏公子空口白话的一个背景描述,居然短时间内就让我外公给拉来了12个人的一只小队伍,各种工种还都有,车工,木工,钳工,翻砂工,再加上我外公这个木模工,全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连一个学徒都不带。众人都带着对新生活的期盼很快地结束了自己手边事务,一门心思的准备择日出发,我外公就把这12人的姓名,籍贯,年龄什么的报给那位苏公子,没几日他就通知我外公到四马路的xx巷xx旅馆xxx房找一个人(年代久远,这些具体名称我外公已经无从追忆)拿汪政府开出的“派司”,也就是现在我们俗称的“良民证”,有了这些路引自然上路就是立刻间的事了,上路前苏公子一再叮嘱大家如果路上碰上日本人巡查就说是由于上海生意萧条,大家生活无以为继,回老家去生活度日,还告诉大家最好都能带些顺手的工具什么的,这样一来以后工作时也能方便不少,据我外公说众人里就他自己最实诚带足了满满一包足有10多件的各种工具动身。

这样1942年的某日,我外公他们一行12人就在外滩的xx码头上船出发(没听清是什么具体名称,那位知道指教下,反正我外公说当时上海外滩可热闹了,百舸争流,车水马龙的,与我脑海中早已定型的外滩形象毫不相同),众人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在船上都纷纷议论着即将工作的大工厂的种种前景,在那时他们谁也没有想到,那位苏公子,苏小开,根本就是一个“大忽悠”,不仅忽悠了他们工作的问题,更严重的是他们绝大多数人的一生也被他给忽悠了进去................

土鳖一哈子,哈!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