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特殊弹头处理-----小议《蓝色007》中的一个细节 -- 气吞万里如虎

共:💬46 🌺9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特殊弹头处理-----小议《蓝色007》中的一个细节

拜读了萨大的《蓝色007》第三章,对其中的“子弹弹头预先切成开花状并曾用大蒜汁浸泡”一句比较感兴趣,子弹弹头预先切成开花状好解释,使弹头入人体后破碎翻转增加杀伤力嘛。可用大蒜汁浸泡是何意呢?是血液毒素吗?由此想起了以前在各类图书上看到的弹头处理方法;

先从最简单的说起,一般标准的制式弹头所造成的杀伤通常是翻转和贯穿,以北约M193普通弹为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该步枪弹的特点是弹头轻、初速高,近距离命中生物体目标由于弹头失稳翻滚而造成较大的创伤,但侵彻力不足。下图为用M193弹在穿过明胶(模拟人体肌肉组织)时造成的创伤效果图与照片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老毛子的AK47的后继型号AK74也不差,口径是更加小的5.45mm,但威力反倒加大了。原理与M193类似,就是加大缠距,使子弹在飞行过程中刚好保持旋转稳定,一旦碰到任何目标即失稳。同时在它的弹头尾部嵌有一钢柱,弹头前端为一个小空腔,这个设计的目的是使得子弹碰到目标时急剧减速,空腔呈喇叭状开裂,钢柱因惯性前移使弹头的质心前移,从而子弹变得更不稳定了,在目标体内产生强烈的翻滚运动。经X光测量,AK74的子弹侵入肉体后可产生直径为数十倍弹径的圆锥形空腔,并在离开时在后面打出直径十几厘米的开口。

这杀伤力不可谓不大吧

可这些武器都是二战后才广泛应用的啊,以前呢?其实自从枪弹发明出来,人们就通过一些其他手段来加强枪弹威力。方式之一是对弹头本身作一些处理,其中当然有人所共知的“达姆弹”了(由1897年于印度加尔各答附近达姆达姆地方的兵工厂制造而得名)。通常的做法如下:

1.软头弹头:金属外壳并没有完全包覆弹头前端,其铅质核心外露,击入目标体内后更容易翻搅来增加杀伤力。

2.中空弹头:同上,如果上面再加上四条容易割裂的沟纹,就成了俗称的开花弹,除了翻搅之外,也会在目标体内造成更严重的割裂伤。

3.爆裂弹头:弹头前部开一纵孔或再在孔内放一细薄金属管,弹头会成喇叭状扩散。

当然没有条件的也可以自行改造,当年打鬼子就有国军共军将弹头前端金属衣用鞋底磨去(旧布鞋有砂粒功能不亚于锉刀),或干脆磨平或磨偏尖,其撕裂效果相当可怖。

然后就是萨大说的弹头加诸毒素,据我所知的有氰化物、马钱子碱、夹竹桃液等等(大薮春彦的小说中还有以尼古丁作为弹体附加毒素的,可见吸烟有害健康,〔此处删去奉劝戒烟文字千余〕)。由于弹头出膛前会经历高温高压,弹体上附着毒素往往效果都不理想

喝口水先哈

*****************************************************************************************************************************

喝完了

所以通常会将弹体钻出一个凹坑或处理成十字花状,但必须覆盖一代厚度的胶质或蜡质物,以免有害物质在未命中目标前散失。个人认为比较恶毒的是这种弹头,钻出凹坑后点入水银见下图(自己画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