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闲聊 样板戏进学堂 -- 子玉

共:💬71 🌺5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现在的人找“传统”,找“国学”已经到了没头苍蝇的地步

连季羡林都成了国学大师,真是无话可说。

看了看,感觉寞洑说得在理。

首先,说京剧濒临灭绝是不对的,无论横比竖比,都看不出有这个现象。起码,中央台还有一个频道,北京还有个剧院。起码,唱老旦的比唱男低音的要多。

其次,京剧确实有部分灭绝的可能,比如某些流派。这个,就要怪他们搞京剧的自己了。不是么?那为什么年年春节都唱四郎探母,为什么大剧院叫梅兰芳?

用现代原素改造传统剧目,这个以前做过,基本不成功。不过新编剧目倒是挺合适,遗憾的是过不了两年就被忘记了,也留不下什么能够传唱的片断。为什么呢?为什么大家都不爱看新编剧目呢?

为什么样板戏能够被大家传唱?除了当时“集中轰炸”,印象深刻外,那些听样板戏的恐怕没有几个听过传统剧目,而且文革一结束就下海唱卡拉OK抱小姐去了。让他们说什么是京剧,恐怕只能说出几个样板戏来。岁月流逝,这一代人现在成为了国家生活的主体,所以样板戏又火起来了。

京剧最不行的时候不是文革时期,而是八十年代,那个时候。老一代死的死老的老,新一代又上不来,演出没人看,剧目流失快,“后继无人”也就是那时候叫起来的。

我们应该做的,是拯救我们自己的文化,而不是让外国人知道我们有文化。如果我们在寻找传统文化原素的时候,只能从京剧里找,那只能说明中国文化真的是濒临灭绝了。

什么是文化自信?不是在奥运会上拉二胡,也不是让杨贵妃满世界乱跑。

想起有一次看两个人争论中医该怎么办。一个说就按老的来,该怎么治怎么治,深入研究,系统挖掘。另一个说要走向世界,要国际化、工业化,让全世界都认可中药。不禁觉得可笑,两个人说的根本就不是一个事情,一个说的是文化,另一个说的是产业,一个是如何延续,另一个是如何挣钱。这两个人要能说到一块那才怪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