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逝去的童年(一) -- 尘埃落地

共:💬3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逝去的童年(二)----蚕

童年记忆中,最有特色的,是蚕。

每次,听着有人在路口喊着,领蚕种啦~家家户户派人出去,领回一小包包着的东西,好奇的我看见,里面是些黑点点。

这些黑点点被放在一个小匾上,小匾放在有火的缸上,或许就是孵化吧。屋里的温度计提示着是否是适宜的温度。

几天后,白色细长条的小蚕宝宝就出来了,背上似乎还有几个小黑点点。太小的它们对于我来说没有诱惑力,看几次就不再好奇。

等到再看它们,已经很大了。就像毛毛虫,呵呵,抓一条放在手心里,痒痒的感觉。

大了,食量也大了。原来只有一小匾的蚕宝宝,会长成好几大匾。夜里,姥姥她们还要给她们加餐。每个匾都需要铺一个尼龙绳编的网兜,上面放上蚕宝宝,再铺上一层桑叶。下次再喂时,把网兜一兜,蚕宝宝们的排泄物和吃剩的桑叶就都留在了下面。

我最喜欢听蚕宝宝一起啃桑叶的声音,沙沙沙沙,居然也很整齐。

这时候的另一个乐趣是吃桑葚。大而紫的桑葚在桑树地里随处可见。每次都吃到手和舌头都是紫紫的才恋恋不舍得兜一大兜回家继续享受。

去年五一时,回乡下爷爷家,看着满树的大桑葚,依然很紫,依然很甜,却已然没有小时候那种快乐。

蚕宝宝长大到一定程度,就该“上山”了。所谓上山,就是拿稻草扎成一个个小垛,把蚕宝宝撒在上面(真的是撒的,每次一手抓一大把,撒出去),让它们在上面结茧子。

卖蚕茧时,把一个个茧子从稻草上摘下来,放在框里,拿到茧站。

一般这个时候,乡里都会有专门抽调人,去茧站帮忙测质量或者维持秩序。一般测质量就是看看蚕茧的外观,测一下是否水分太多。

卖完规定的量,家里一般都会剩一些。

然后,在家门口找个方凳,放上一盆水,上面支上一个拱形的竹条。拿过一个蚕茧,放在水里,轻轻顺一个方向撕开,取出里面的蚕蛹,然后将破口撑大,套在竹条上,一个复一个,到一定量,把竹条上的口袋型取下,晾干,就是蚕丝棉。

水中的蚕蛹,洗净后可以油炸,可以煮,是姥爷最爱吃的下酒菜。

如今,依然留着些许的丝棉,可以做被子,可以做棉袄。看着它们,似乎听见了蚕宝宝沙沙的声音,在无数个童年的夜晚。

关键词(Tags): #逝去的童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