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回乡掠影,序 -- 蝴蝶兰

共:💬175 🌺12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新青年》婴儿潮:真实的谎言

《新青年-财经报道》2007年第6期http://www.quanheng.cn/xzj.asp?id=8914

  

  婴儿潮:真实的谎言

  

  □ 王 勇本刊编辑

  

  □婴幼儿产品琳琅满目,很多是家长从未想到的

  

   “鸡要自己刨食吃,狗要看家护院,只有猪一生安逸”,12年一轮的猪年往往被认为是吉祥喜庆的一年,但今年还有所不同。按照流行的说法,2007年是60 年一遇的“金猪年”,运势特别好。为讨个吉利,很多年轻夫妇都选择在今年生育。这自然引来了媒体的密集报道,产科爆满、月嫂急缺、婴幼儿市场火爆等现象不断见诸报端,“婴儿潮来临”被喊得惊天动地。此外,关于民众盲从“扎推”、新生儿未来会“一生拥挤”等社会问题的讨论也是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些报道似乎证实了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先生的论断:“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国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

  

   然而,当我们深入到现象的背后,剖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时,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产科爆满”是事实还是假象?

  

  在报道“产科爆满”时,绝大多数媒体都把目光集中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准确的说,是集中在大城市的某几家大医院内生育最高峰时的统计数字,以此来说明“产科爆满”,进而确认“婴儿潮”的出现。尽管媒体报道的事实是存在的,但“婴儿潮”来临的推论却是错误的。

  

  “婴儿潮” 是一个宏观现象,仅关注城市是不够的,更何况仅关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更不够了。城市产科繁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育龄人口进城。国务院2006年对全国13个省的1600多个行政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30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中外出打工者占60%,74%的行政村认为本村已无劳动力可以外移。倾国的育龄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的医疗设备和人员却没有明显增长,必然导致床位紧张,造成生育高峰的假象。

  

   即使仅关注北京、上海,“产科爆满”也并不完全是事实。以北京为例,报道“婴儿潮”时,媒体常引述这样一组数据:春节7天,北京妇产医院共降生243个“金猪宝宝”、海淀妇幼保健院降生了228个。两家医院平均每天的新生儿数量都超过了30名。

  

  但这只是硬币的一面。2006年,海淀妇幼保健院年出生婴儿数超过1万名,收入1.5亿。同年崇文区妇幼保健院年出生婴儿数为0,亏损超过100万。北京 18家区级妇幼保健院中,海淀只是“一支独秀”,这主要归功于中关村一带的蓬勃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其他的保健院大多数每年只有几百人的分娩量,还有5家没有产科病房或停诊,分娩量是0。

  

  来自北京市卫生局的数据显示:北京许多二级医院都空着产床,孕产妇主要集中在17家大医院内,特别是北京妇产医院和海淀妇幼保健院。3月13日,北京的产妇就诊量为6425人,其中北京妇产的日门诊量是688人,海淀妇幼是671人,两个医院占了全市的1/6。

  

  数据还显示,3月份北京市产科空床数量每天都在500张左右,其中三级医院(等级最高的医院)空床数量占1/7。4月份全市三级医院的空床数量有明显增加,最热门的海淀妇幼也出现了空床。

  

  大医院产科床位空闲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医院受“金猪宝宝”热潮影响,春节前后采取了增加产床数量、把其他的科室调用做产科病房、向周边医院分流产妇等应急措施;二是当前正值生育小低峰期,春节前后是个小高峰,想生“金猪宝宝”的妇女都是去年怀孕,今年生产。预计年底还会有个小高峰,年初怀孕的人会在年底生孩子。

  

   除了在生产时近乎偏执地追求“品牌效应”之外,准妈妈们甚至连产检也迷信大医院。一个准妈妈整个孕期的平均要经历12次产检,而这完全可以由妇幼保健机构执行,自然加重了大医院的负担,让每个排队的人产生“婴儿潮”来临的错觉。

  

  此外,一些育龄妇女过度追求剖腹产,认为自然分娩影响体形,剖腹产则快速安全,又能减少分娩的痛苦。中国城市的剖腹产比例高达50-60%,一些医院甚至高达70%-80%,远超过15%的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消耗了大量医疗资源。而且中国正常产病人住院时间偏长(美国正常产病人只能在医院住两个晚上),也加剧了床位紧张。

  

   北京市卫生局从来没说过今年是生育高峰年。据统计,2005年北京市新生儿出生人数是11.9万,2006年为12.9万。研究人员普遍认为,2007年北京新生儿数量将超过14万,

  

  即使如此,和1981年出生人口17万相比,还是少了很多。北京的医院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产科爆满”只是一种假象。

  

   北京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全国了。

  

   婴幼儿市场火爆的真正原因

  

   著名研究机构AC尼尔森2006年底的研究报告指出:2006年第一季度出现了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结婚人群,预计相应的一波“婴儿潮”会在2006-2007年产生。

  

  其广告监测数据也显示:市场已做出积极反应。中国内地市场上的育婴专业服务、营养品以及婴幼儿专用洗护用品,已跻身广告花费最高的产品行列,2007年第一季度的广告投放量增长也非常明显。

  

   媒体普遍将这种变化跟“婴儿潮”联系了起来,兴奋地喊出“快来抢‘金猪宝宝’的钱!”

  

  那么,我们如何解释广告投放的增加和费用的上涨呢?事实上,这是源于中国独特的生育政策和新生代父母的消费观念变化。进入生育期的这一代父母出生于70 年代末、80年代初,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的一代,而独生子女政策让孩子成了家中的 “小皇帝”、“小公主”,再加上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抱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舍得进行大笔投入。

  

  受过一定教育,善于学习新东西、打破旧规则的顾客群出现,自然使得教育、引导市场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他们的品牌忠诚度非常高。

  

   这才是为什么厂家重视营造品牌、大幅增加广告和推广费用的根本原因,也是红孩子等企业采用“产品-出刊(目录)-配送”与网上商城、社区互动相结合的新营销模式在中国能够成功的关键。“婴幼儿市场火爆”跟顾客群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并非“婴儿潮”所致。

  

  这也意味着该市场需要大笔资金在品牌、推广、市场营销方面投入,才有可能捕捉到新一代父母身上的商机。如果企业以为“抢‘金猪宝宝’的钱”容易,盲目涌入这一市场,那我们只能衷心的说一句祝你平安。

  

  

   “金猪宝宝”未来会“一生拥挤”?

  

   媒体报道中经常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金猪宝宝”的未来会“一生拥挤”,还举出一些“千禧宝宝”入托、入学难的实例。事实并非如此。

  

   教育部2006年7月4日公布的《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小学生在校生人数3年锐减了将近1300万,小学减少了9万所。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864.07万人,比上一年减少381.04万人。

  

   1994年以来,全国小学新入学人数便直线下降,小学总人数在1998年后直线下降。全国各地掀起小学合并风潮,小学教师纷纷下岗,很多师范学校撤并、转型。如果有人认为小学减少主要集中在农村,是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城所致,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市的情况。

  

  2000年北京小学毕业生人数达到顶峰(1987年出生的孩子小学毕业),小升初人数为18万人。2001年减为17万,以后逐年递减,2005年减至9万人左右。北京市每年撤并小学超过100所。2002年小学数量近2000所,2005年锐减到1500所左右。

  

  下面这张图能清楚说明小学生源的变化趋势,我们可借此判断一下“金猪宝宝”是否会“一生拥挤”。

  

  按1.8的生育率绘制的曲线计算,小学人数在2003年后应该有所上升,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应该比上一年增加164万,3年只减少250万(这说明根本没有1.8的生育率)。按统计年鉴绘制的曲线计算,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只比上一年减少183万,3年只减少734万,跟教育部3年减少近1300万的数据差距太大。

  

  因此,图表中按人口普查资料绘制的曲线相对最接近实际人口情况。按它计算,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应该比上一年减少474万,3年减少2134万,其与教育部的数据差距主要是由近年来小学入学率大幅提高,降低失学方面有所加强等因素造成的(此外两个数据都会有一定的统计误差)。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保持现有学校和教师数量不变,那么“金猪宝宝”不会“一生拥挤”。

  

  

   第四次生育高峰之争

  

   认为中国面临第四次生育高峰基于两个理由:一是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代进入婚育年龄,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以生二胎;二是1984年后农村允许生育1.5个,这些孩子即将到生育年龄。

  

  第四次生育高峰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很多学者认为这纯属幻觉。曾任中国卫生部临床药理学国家培训中心副主任,现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的易富贤认为:现在平均初育年龄是25岁,影响今后几年出生率的主要是1980-1990年之间出生的女孩。1980-2005年中,国内共有独生子女近1亿,平均每年有400万,出生性别比为112:100, 算下来每年独生女只有189万。

  

   1980-1990年每年的平均出生人口是2200多万,也就说1个独生女面对的是1个独生子和4.5个非独生子。这意味着每年可以生育二胎的独生子女夫妇只有34万对左右,即使考虑到城市中独生子女比例较高的因素,引入城镇比率计算出的独生子女夫妇每年也不会超过50万对,算下来每年比现在只多出生20 万左右,几可忽略不计。

  

   这还是最乐观的估计,没有考虑“近1亿独生子女”中还有少部分是1970年代出生的,而且广大农村(甚至部分中小城市)的独生子女在1990年后才增多的,也没有考虑城市中丁克家庭增多、单身浪潮涌起等因素。更重要的是,现在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生二胎!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2006年选择宣武、东城、海淀3个区,抽取了57个社区,对其中拥有城市户口的20岁至34岁独生子女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1315 个独生子女中近六成明确表示,即使政策允许也不打算要第二个孩子,被调查的248个双独生子女家庭中理想子女数为两个的比例仅为35.9%。

  

  大城市生育意愿低,落后地区也不容乐观。2002年9月27日,甘肃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对《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当天开始施行,其中增加了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二胎的新规定。但截至2005年,全省只有21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夫妇提出申请,截至2006年4月,仅有6对夫妇生育了二胎(其中5对夫妇为农村户口)。这可是西部贫困省份,城市人口心目中喜欢超生的地方。全省3年多才有6对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全国情况可想而知。

  

  同样,易富贤认为,1984年后农村实行1.5胎的政策,理论上1984年后生育率应该增加,现实却完全相反。1980-1983年平均生育率为 2.54,1984-1990年则只有2.36,1990年之后更是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国家计生委《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分别为1.78个和1.60个。但众所周知的是,生育意愿往往远高于实际生育率。

  

  也许数据本身就能说明问题。计生委于2005年提出,中国“十一五”期间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到201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3.7亿。这意味着此后每年要增加1167万人口,但实际情况却是2005年人口只增加758万,2006年只增加692万(有学者认为实际只有400多万),这似乎都在质疑第四次人口生育高峰的真实性。

  

  而且,1960年代到1980年代每年出生2000多万,都没有引起什么问题,现在每年只出生1300多万人口,反而担心“生育高峰”?一个不厚道的猜想是,这也许跟2007年“两会”的一份提案有关。这份提案在搜狐网上的支持率排名第一,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叶廷芳等29名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认为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要求我国尽快停止独生子女条例的执行,恢复原先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方针。

  

   至此,我们可以说,“婴儿潮”的说法有夸大其词之嫌,即使十一五期间真的出现一次相对的“生育高峰”,也远不能与前三次相提并论。也许,最大的可能性是:人们陷入了一种错觉,“婴儿潮”只是一个真实的谎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