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汉尼拔征战记之六:罗马的救赎–梅托汝斯战役 -- 史鉴

共:💬61 🌺18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5. 千里奔袭

公元前211年秋天,尼禄奉命赶赴西班牙收拾残局。他带来1万3千援军,加上当地的5千罗马残军,勉强凑够两个军团。尼禄是罗马少壮派将领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前在卡普阿攻防战中有不俗表现。次年春天,尼禄便率军渡过易布罗河,寻找哈斯德鲁巴决战。 这次远征不过是一场武装大游行,除了向西班牙部落展示实力,并未取得任何战果。无论如何,尼禄巩固了西班牙东北角的罗马据点,为以后的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尼禄仅仅在西班牙征战半年,就匆匆返回意大利。这也难怪,罗马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汉尼拔身上,西班牙战区从来都不是罗马人关注的焦点。此前主持西班牙战事长达六年之久的老西庇阿,就曾经多次向元老院抱怨,西班牙驻军不受重视,后勤供应时断时续。对于尼禄这样野心勃勃的罗马贵族来说,西班牙决不是久留之地,必须尽快回到意大利战场施展身手,才能赢得公众的青睐,为竞选执政官铺平道路。

公元前210年夏天,罗马元老院准备任命新的西班牙统帅,然而空缺发布以后,居然无人自告奋勇,罗马公众怨声如鼎沸。 这时年仅26岁的西庇阿挺身而出,要求出征西班牙。 西庇阿此举颇有些胆大妄为的意味,因为西班牙统帅是方面大员,只有当过执政官或司法官的资深贵族才能担任。西庇阿此前担任过首席营造官,这都已经属于破格提拔了。按照罗马和平时期的惯例,执政官和司法官的年龄底限分别是42岁和39岁,26岁的西庇阿无论资历还是年龄都差得远。然而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举措,元老院将西庇阿的动议提交罗马公民大会表决,结果全票通过。

这年秋天,西庇阿率领一万援军登陆恩波利昂,这样西班牙的罗马军队恢复到三个军团的规模。元老院交给西庇阿的任务依然是固守易布罗河一线,阻止迦太基从西班牙增援汉尼拔。西庇阿到达西班牙以后,除了安抚当地部落,检阅部队鼓舞士气,没有任何军事行动。入冬以后,西庇阿驻扎内陆据点塔拉克,督促部队刻苦训练的同时,开始默默策划一场惊世骇俗的战略反攻。

十五年以后,西庇阿在写给马其顿王菲利普五世的一封信中,阐述了自己当年的战略构想。波利比乌斯有幸见到了这封信,在著作中详细引述,使后人有机会管窥这位古典名将的内心世界。西庇阿表示,他出征西班牙之前,认为西班牙部落的叛附不定,直接导致了父亲和叔叔的败亡。然而到达西班牙以后才惊讶发现,易布罗河以北的当地盟友依然忠心耿耿,而南方的西班牙部落普遍不满迦太基的暴虐统治。不仅如此,驻守西班牙的三位迦太基彼此矛盾重重,分别驻扎三地,其中哈斯德鲁巴位于西班牙腹地的卡佩塔尼(在今天的马德里附近),距离最近。西庇阿很快排除了进攻哈斯德鲁巴的想法,因为三支迦太基大军呈品字形分布,互为犄角,一旦战况胶着,另外两支迦太基军队就会前来夹击。

西庇阿最终锁定的攻击目标,赫然便是西班牙首府新迦太基。新迦太基位于东南沿海,距离易布罗河口470公里,由于远离战区,城防相当松弛,仅仅驻有一千正规军,辅以两千民兵。哈斯德鲁巴大军距离新迦太基最近,但也需要急行军十天才能赶到。公元前209年春天,西庇阿率领25,000步兵和3千骑兵急速南下,长途奔袭新迦太基。这次奇袭风险很大,必须速战速决,一旦顿兵坚城之下,就会遭到外围三支迦太基大军的夹攻。所幸此时罗马海军拥有无可争议的制海权,西庇阿做出周密安排,陆海军齐头并进,倘若攻城不利,陆军可以从海上全身而退。然而幸运之神对西庇阿颇为眷顾,拥有西班牙最坚固城垣的新迦太基,居然一日而下。

新迦太基城垣北、西、南三面临海,只有东面一条峡道连接陆地,罗马攻城部队很难发挥兵力优势。西庇阿经过周密调查,得知新迦太基城北的海湾每到下午就会退潮,水位下降数米,步兵可以涉渡而过。这个自然现象只有附近的渔民才知道。西庇阿于是定下声东击西的策略,先派遣步兵和舰队分别从东面和南面发起猛攻,吸引迦太基守军主力,然后以五百精兵携带云梯从北面涉渡海湾,出其不意爬上北侧城墙,轻易驱散为数寥寥的守军,进而攻破东侧城门,罗马大军于是一拥而入,新迦太基很快陷落。

西庇阿的豪赌赢了个大小通吃,战利品不但包括大量金银珠宝和堆积成山的战争物资,还有三百名西班牙贵族子弟,他们是迦太基政权扣押的人质。西庇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政治砝码,立刻展开统战攻势。他给予西班牙贵族人质特殊的优待,派人专程护送他们返回各自的部落。罗马士兵掳获一位绝色少女,专门献给自己的统帅。西庇阿委婉拒绝,将这位姑娘送回家。当西庇阿得知她同一位西班牙贵族有婚姻之约时,便亲自召见这位年轻人,向他保证姑娘的贞操完美无缺。此后西庇阿并没有乘胜前进,而是驻扎当地巩固战果,同时强化训练他的部队。波利比乌斯记载,西庇阿的士兵除了战术操练以外,每天必须背负全部装备进行五公里的急行军。深秋时节,西庇阿留下一支舰队和充足的卫戍部队,率领主力北归。

突袭新迦太基是西班牙战局的转折点。此后罗马控制了整个东部沿海,战略态势大为改善。加斯图罗战役之后,迦太基政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对待西班牙盟友的态度越来越飞扬跋扈。西庇阿的政治攻势对症下药,立刻收到奇效,西班牙各地的叛乱此起彼伏,牵扯了三位迦太基将领大部分精力。

哈斯德鲁巴作为西班牙军政首脑,无疑对此应付主要责任。他显然被加斯图罗战役的胜利冲昏头脑,严重低估了西庇阿,不但没有在易布罗河一线部署任何牵制部队,也没有增援新迦太基的守军。此时哈斯德鲁巴已经接到迦太基元老院的再三督促,开始策划远征意大利。西庇阿的胜利无疑使哈斯德鲁巴感到震惊和不安,他必须在远征之前消除这个后顾之忧。无独有偶,西庇阿也在筹划次年的攻势,而他的目标正是哈斯德鲁巴。

公元前208年春天,西庇阿率军渡河南下寻求决战,哈斯德鲁巴在拜库拉(Baecula)严阵以待。两军兵力相当,都是三万余人。拜库拉位于西班牙南部拜蒂斯河谷上游,新迦太基以西250公里,这里多是起伏破碎的丘陵山地。哈斯德鲁巴将大营建在一座平顶山丘上,背靠河流,北、东、南三面都是陡峭的山坡,地形非常险要;山脚下哈斯德鲁巴部署了一道由数千轻骑兵、标枪手和弹弓手组成的警戒线。哈斯德鲁巴打算以逸待劳,以静制动,立于不败之地,坐等西庇阿前来仰攻。这个的策略相当高明,因为时间并不站在西庇阿一边。

西庇阿领军在东面数公里外安营扎寨,期望对手下山迎战。然而两天过去了,哈斯德鲁巴好整以暇,丝毫没有出动的迹象。到了第三天,西庇阿开始焦虑不安,揣测对手是在等待另外两支迦太基大军兼程赶来助战,于是决心孤注一掷,发起强攻。进攻之前西庇阿特地派遣数千精兵扼守西南面一处峡谷,阻击前来驰援的敌军。如果再刨去留守大营的部队,西庇阿投入进攻的兵力大约只有25,000人。

罗马军队照例排出三线战阵,轻步兵在阵前组成一道散兵线。西庇阿先命令轻步兵和第一线重装步兵正面进攻山脚下的迦太基警戒线。哈斯德鲁巴见自己的警戒线寡不敌众,不断派出增援部队,双方在山脚下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罗马官兵斗志昂扬,连随军奴仆都冲上前线,向敌军投掷石块。迦太基警戒部队承受巨大压力,被迫向山坡上且战且退。哈斯德鲁巴见此情景,不禁血脉贲张,头脑发热,断然下令部队倾巢出动,在山顶坡前列阵,准备居高临下迎头痛击敌军。

西庇阿苦苦等待的战机终于出现了。他立刻命令第二、三战线分为两翼,自己亲率右翼官兵横队变纵队跑步前进,迂回到迦太基大营北侧的山坡,然后再纵队变横队,官兵开始奋力攀登。与此同时,西庇阿的副将莱利乌斯率领左翼迂回到迦太基大营南侧的山坡发起仰攻。西庇阿一年以来的魔鬼训练果然见效,罗马官兵体能极佳,虽然背负沉重的盔甲装备,依然身手矫健,很快爬上山坡。此时哈斯德鲁巴正在忙于排兵布阵,根本没有料到敌军会迂回两翼,而且来得这么快。迦太基军队仓促应战,两翼很快溃不成军。哈斯德鲁巴见势不妙,立刻下令撤退。最后大约六成的迦太基军队,包括十五头战象、大批金银财宝、辎重物资等等,从大营西面渡河安全撤离。哈斯德鲁巴随即率军北进,踏上远征意大利的旅程。

此战迦太基军队死伤被俘一万余人,其中大多数是西班牙士兵,哈斯德鲁巴的主力部队几乎毫发无爽。尽管如此,拜库拉战役依然是一场漂亮的胜仗。西庇阿第一次指挥野战,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战术水准。以正面强攻钉住敌军,然后从两翼寻找破敌机会,这个战术成为西庇阿的杀手锏,此后屡试不爽。西庇阿此战没有追击溃敌,主要还是担心遭到另外两支迦太基军队的背后袭击。此外,西庇阿可能认为哈斯德鲁巴经过此战元气大伤,而意大利战区有15个罗马军团,应该足以应付这样一支残军败将。

年轻的西庇阿显然低估了此事的政治后果。三年之后,当西庇阿扫平西班牙全境,胜利班师时,以费边领衔的罗马元老院却拒绝授予他一个凯旋式。费边的主要理由,便是西庇阿放走了哈斯德鲁巴,未能完成元老院交给他的使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