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龙芯的前景----嵌入式领域与桌面领域 -- 隆飞

共:💬113 🌺10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龙芯基本上是一个骗钱的项目

上次和一个中科院的人聊过,他直接告诉我龙芯就是一个忽悠钱的项目。根本没有办法产业化。因为芯片设计最关键的部分国内比较差,大跃进是搞不了的。

我不是搞硬件的,不过大概还是知道现代芯片设计主要是看速度,要弄一个兼容x86指令或者MIPS指令的CPU并不是非常困难(甚至可以直接参考Sun的SPARC设计)真正困难在于提高运行频率。

我知道有很多人会说执行速度更重要,但是执行速度和架构设计有很大关系,比如Intel P4结构发现不行,马上可以修改。而高频率,高晶体管密度却是硬功夫,要费很大力气。大跃进肯定是不行的。

看看龙芯,它的真正问题一目了然:

“2006年9月13日,中国科学家宣布研制成功通用中央处理器芯片龙芯2E。它是一款采用64位元MIPSⅢ指令集的RISC处理器,采用90纳米的 CMOS工艺,晶体管数目是4700万个,芯片面积是6.8mm×5.2mm。最高主频达到1.0GHz,一般频率是800MHz,功耗大约是5-7瓦。实际运行频率定于660MHz。”

现在Intel的core2采用45纳米技术,而90纳米技术是02-03年的技术,根据摩尔定律(半导体密度一年半一翻)实际上的实现技术上差了两代。在频率方面,龙芯问题更大,RISC的一个主要设计目标,如果我没有搞错,是通过减少指令数量来获得高运行频率。而龙芯稳定频率才600MHz,超频不稳定的频率估计也就900MHz多,也是1999-2000年左右的水平。和Intel AMD现在动辄2-3个G的水平,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个人认为,诚实地说,如果中国现在花大力气,投入更多的人踏踏实实地来做这个事情,可能10-15年之后能勉强跟上Intel的脚步。当然我不会惊讶如果他们最近频率上了1G,必近又过去了一年。

考虑到龙芯有很多地方实际上是“参考”(照我的定义就是抄袭)了很多公开的MIPS体系芯片的设计,这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很多被淘汰MIPS家族芯片,频率就稳定在600MHz-1.5GHz之间。说明龙芯在真正重要的设计方面,没有什么真正的下功夫。

他们现在急不可耐地推出所谓的芯片,无非就是想继续仿制5年以前的产品,或者抄袭OpenSPARC的设计来骗取钱财,而另外一条路,是踏踏实实地从基础研究开始,一点一点地改进芯片设计,具体表现就是芯片频率的不停提高,我相信他们不会选择的。

至于他们把问题推到Linux/Win那里,我是坚决不同意的,Linux帮不了速度的忙。中国现在不需要什么嵌入式CPU,真正需要的是像Intel那样的先进芯片设计体系。

-------

顺便说一下所谓的Linux软件问题,我认为windows下面除了游戏软件比较多以外,其他方面的专业软件和Linux比一点优势都没有。

比如editplus这个软件,我是不会用的,原因很简单,如果我很白痴,记事本就可以了,Linux下面的gedit,bluefish,Kate都很好用,用editplus目的何在?如果我需要频繁使用editplus里面类似的编辑任务,那我肯定愿意花点时间学习一些简单的vim命令。毕竟vim一不要你注册码随处可以下载。而且vim那点命令界面已经存在了20年,我相信20年以后也不会有太多改变。学习一次,到处使用,永远使用,非常保值。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