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追日记 -- 晨枫

共:💬247 🌺48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夜伦敦

开会的地方不在伦敦市内,按距离相当于上海到昆山。这个地方早年是一个驿站,给进出伦敦的马车过夜的。现在成为一个旅馆,虽然算不上高级,地方也偏远,但出租司机很多都知道这个地方。由于没有火车或者公共汽车直达,所以来的时候就叫了出租。希思罗机场的出租真是贵,这点距离硬敲我60英镑,用信用卡再加10%,我还傻乎乎地按照北美的习惯给了10磅小费,后来问人家,英国好像不大时兴小费的。还好有资本主义优越性挡着,回去报销就是了。一路上不进城,看到的都是英国的田野。离开加拿大的时候,大地还有稀稀落落的残雪,英国已经有点绿的意思了,不过树叶大部分还没有出来,树干还是光光的。田野里有一些稀稀落落的牛羊,还有一些农舍,看起来都有点像茅屋的样子,实际上当然不是茅屋。机场的出租是典型的伦敦出租,方头方脑的,柴油车,里面空间很大,后排面对面坐4-5个人都没问题,要是只有一两个人,前面的翻椅不翻下来,地上有很多放行李的空间,不过没有北美出租常见的后背箱,伦敦出租相当于北美的station wagon,但后排座一直顶到后窗。

从旅馆到温莎城堡时的出租司机是一个巴基斯坦人,一说起我从中国来,大赞巴中友谊,大骂美帝国主义,回来的路上是另一个巴基斯坦人,又听了一遍巴中友谊和美帝国主义。后来几天进出坐出租也是巴基斯坦司机,不知道是不是伦敦的巴基斯坦人喜欢开出租?

这是一个小型软件公司的产品年会,兼带一点免费的培训。公司名字叫Curvaceous Software,这curvaceous还有女人曲线的意思,所以google搜索的时候,一不留神就容易刺激起IT警察的神经兴奋。跟女儿说去参加Curvaceous的会议,她也是一脸坏笑。他们的软件是一种基于几何方法的数学软件,可以用于数据分析、最优化、试验设计甚至闭环控制。我对这个所谓的“平行坐标的N维分析”也不熟悉,尤其是到后来的几何建模的理解很是费脑子。但周围的正宗洋博士们好像比我还要翻白眼,好几个人明显在捱时间等开路了。这个几何方法的卖点是“不用数学”,这当然是误导,几何本身就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虽说“一图顶千言”,但这个图是要和人们的经验和期望相配的,太奇怪的图非但不顶千言,反而要用万言来解释,这个几何方法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不过这个方法确实很有特色,以后有时间可能会现买现卖一点。

会议是小型的,只有30-40人参加,一圈名片卡交换下来,都是博士,基本上都是欧洲的,基本上就是英国、德国、荷兰,只有我一个是来自北美的。欧洲各地人的脸相有点特征,来的英国人、德国人很容易看出来,荷兰人不大容易看出来。一个印度女人一看就是那种久居英国的伪贵族,一口“高尚口音”,老想引人注目,但实际上肚里没货。公司的一个程序员特别像电影Notting Hill里Hugh Grant的那个古怪又可爱的室友。当然,祖国的儿女遍天下,碰到两个中国来的PPMM,我肯定一看就是好人脸相,其中一个还给我电话号码,要我有事帮忙就找她。别瞎想,人家老公就在伦敦,自己面壁去。

公司的主要数学家是一个地道的伦敦人,一个老头,灰白头发,灰白胡子,瘦削、干练,动作快捷,但容易害羞、紧张,特别英国派头。会议期间的一个晚上,他带我们出去逛伦敦的pub。这一次,公司包了一辆van。

伦敦外的乡村公路曲曲弯弯的,估计都是当年的马车路、牛车路留下的,当年为了不从人家土地的中间穿越,也为了尽可能多地连接散落的人家和村庄,所以这样曲曲弯弯的。路两旁都是树丛(hedgerow),到了夏天可能田野就看不见了。不过这样看对面的来车不容易,看不远。英国人开车还飞快,明明都是马力不怎么大的小车,但开起来都像“杀头鬼”一样不要命,估计都舍得加油门。在北美除了加速,很少有用很大油门的。即使加速,也很少用足油门。其实英国人开车的绝对速度也不见得有多快,只是在弯曲而视界不好的路上,感觉比北美在同样情况下的速度要快。难怪英国跑车的过弯性能特别好。

老头对现在bar到处挤占pub很不满意。我从来就对bar和pub的差别不甚了了,美国、加拿大叫bar或者pub的都有,没有实质差别,叫pub只是为了英国风味一点,显得老派一点,更加倚老卖老还可以叫tavern,和bar同样没有实质性差别。但伦敦的pub一般比较老,要有点历史,还比较小。这个不算“硬指标”,虽然老伦敦也只是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搪塞过去,我倒是发现pub没有waiter或者waitress上台服务,一切全是自己到吧台上去买,包括吃的“吧饭”。另外,pub的吧台和平常的counter一样高,不像北美是加高的,也没有一圈高脚凳。另外,pub好像在街头巷尾的街坊型居多,和老居民区或者老店相连比较紧密,有固定的老顾客群。伦敦pub的酒类品种巨多,我是不懂酒的,看着花色多而已,竟然还有香瓜味和草莓味的啤酒。新鲜的ale很顺,好喝,bitter bear辛辣,有点凶,但爽口,也不错,但还是没有试试Guiness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Hampstead的一个小pub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是从这个小巷子里进去,再拐上几个拐,不是老土地,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有这样一个小剧院,估计原先是一个小教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晚上光顾的第二个pub,这个地方有点念头了,从1720年开始就在这儿了

先到老头住的Hampstead附近小巷子里的pub,“大路”已经很小了,两辆车勉强可以对开,但从小巷子里进去再拐上两拐,要不是本地人,我是绝对不可能找到这么一个地方的。Hapmstead是伦敦北面高地上的一个“新区”,本来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近郊,有钱人在这里居高临下,即有和伦敦的近便之利,又有乡野的清静。不过现在早已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了,清静不再。不过这里依然和伦敦中心区不同,弯弯的小街盘桓上下,保留了很多古风,向都市里的村庄,很有情趣。酒足饭饱后,向伦敦中心进发。老头当然不会带我们去常人的地方,而是带到Smithsfield,这是一个伦敦的肉市场,现在屠户们还是到这里来买肉回去再分了卖。建筑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二战中被V2导弹炸塌了一角,战后修复。不远的地方就是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被处死的地方,现在是圣巴托罗缪医院。往小巷里一拐,又是另一个古迹:圣巴托罗缪大教堂。说它大教堂,比圣保罗、Southwark什么的小多了。但这是一个英国式的教堂,或者说是英国Romanesque教堂,比现在的圣保罗可能还要老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Smithsfield,是一个猪肉批发市场,从维多利亚时代就在这里了,现在还是,里面的冷藏卡车正在卸新鲜猪肉,就是大爿的,像国内一样,不是包装好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旁边不远就是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被处死的地方,还记得电影Brave Heart吗?

晚上很晚了,高速公路上车还是很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乡间小路上,英国人把汽车开得飞快,吱吱地像赛车一样;但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并不见得有多快,有有意思的是,车距十分之大,至少是美国、加拿大人在高速公路上车距的两到三倍。这不是在高速公路上车子很少的时候的事情,而是大家排队的时候,另外很少有车子在车道之间来回乱窜。高速公路边上也不是北美常见的subruban的景象, 很少见到北美常见的大型box store,最大的就是IKEA了,也很少看到北美风格的shopping mall,大多是街边的小店,粗看也没有多少连锁店,好像独立小店居多。

伦敦、巴黎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夜游一次是不够的。就像20年前有一部小说叫《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一样,对于名城来说,风光的一半也夜晚,夜景不能错过。还记得先前和和平阿姨秘密联络小小腐败的事情吗,这就是机会。说好联络暗号后,就约好一个晚上秘密接头了。首先要爆一个惊天大密:和平阿姨不是女的!是……是……反正不是女的。找了一个上海风味的饭店,就一头扎进去了。这是一个红色门面的小店,估计前身是一个pub。生意很好,看来在伦敦声望很不错。老板娘有意思,一听我也说上海话,情绪就来了,大力推荐小笼包。小笼包确实很不错,不过老板娘夸口比南翔小笼还要好,这就好玩了。她一定是出来的时间还不长,不知道永远别和记忆竞争的道理。还有什么美味能比得过记忆中的佳肴呢?今日真正的南翔小笼都比不过记忆中的南翔小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和河友在异乡的聚会,比什么吃的都重要,尽管好吃的东西什么时候都重要,呵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夜色中的新市政厅,没有三脚架,小数码的高ISO噪声大,只好担待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要是不糊就好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伦敦塔桥晚上灯火通明,游人鼎沸,热闹得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伦敦塔里的冤魂被这么灯火通明地照着,不得安宁,不知道是不是徒增怨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国家大剧院在晚上反而好看一点,不那么狰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晚上的千年桥另有一番风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千年桥晚上人也少了

剥削了和平阿姨一顿,酒足饭饱(吃了饭吗?满桌的菜已经撑得动弹不得了)之后,坐上豪华座驾,开始夜游伦敦。跟着伦敦老头基本上都是在犄角旮旯里打转转。跟着和平阿姨,那就是主旋律了。还好晚上城里车少了一点,和平阿姨对路很熟,左一转,右一转,一会儿就转了好多地方了,比11路强太多了。真不知道当年土八路是怎么两条腿跑过四个轮子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和平阿姨的车不好停,后来坐地铁再来拍了一次夜景,伦敦眼在夜色里反而顺眼一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议会大厦不知道为什么一个角的灯光不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哥特式的议会大厦在晚上好像鬼里鬼气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隔着河,不怕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悄悄捱过河去,和鬼打一个招呼?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南岸的这个办公楼在日间是再平板也没有了,但是晚上打上幻灯,倒是有趣得紧。这是一个巧克力公司在做广告,是一个女孩和她的巧克力的故事,一张张放过去,引得很多人驻足观看

夜色中的圣保罗带着一丝诡异,伦敦塔更是阴森森的,似乎几百年的幽灵都出来游荡了。但塔桥倒是车来人往,热闹得很。爬上爬下,在桥上和桥下拍了几张夜景,然后继续开拔。千年桥上还有游人,但桥上和圣保罗的灯光没有想象的那样亮堂,昏昏的。阿姨特别推荐滑铁卢桥上看泰晤士河北岸,说是像上海外滩。还真像。这滑铁卢桥就是费雯丽魂断蓝桥的地方,可惜当年的桥拆掉重建了,现在的桥一点历史遗迹也没有了。另一座著名的伦敦桥也是一样。这一点上,伦敦没有巴黎做得好。滑铁卢桥上也可以回望南岸,灯光下的国家大剧院、皇家节日大厅不那么狰狞。“伦敦眼”也不那么突兀。经过议会大厦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时候,没法听来拍照,只好边走边看。白金汉宫那里倒是找到一个小巷子停下,预览了一下女王仅剩的辉煌。从海德公园穿到肯辛顿,然后一路到了Nottinghill,小巷子里拐来拐去蛮有味道,不过差点转不出来了。折腾了好久,也该收摊了。把和平阿姨拽出来陪我那么多时间,还要破费,真是不好意思。再次感谢!以后有机会到加拿大来的时候还债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