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浅谈人事上的确定与不确定性及一点分析 -- 神仙驴

共:💬30 🌺6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可以算是,而且十四大上是出现了三大“颠覆”

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7人中,3位新人: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全都是不同程度的“颠覆”了传统。

朱镕基经历了两个“颠覆”。一是由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直接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二是在此位置上直接升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前者,自从1982年设立国务委员以来,国务院副总理都由政治局委员出任已是共识;后者,自王洪文以来,中央政治局常委都出自往届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初看起来,朱镕基的提拔确实惊世骇俗,实际深究起来,是源于他当年下放上海市市长时,只获得了中央候补委员的身份所致。选举十三届中央委员时,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芮杏文和市长的江泽民当选中央委员,朱镕基还是在经委副主任任上当选为候补委员的。因为只是候补委员,所以无法在届内成为中央委员;而不是中央委员,就没有资格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所以,假如十三大时党代表们能有先见之明的选朱镕基为中央委员,那么接下来,朱镕基就可以在出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同时被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并以此身份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再接下来晋升政治局常委就不显得那么惊世骇俗了。

刘华清其实也经历了两个“颠覆”。1985年全国党代表会议,一大批老同志退出“三会”。十二届中央委员刘华清也退出中央委员会,改任中顾委委员。十三大后出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大事件后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等到十四大,又由中顾委委员重新进入中央委员会,一下子提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继续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当时另一位军委副主席张震也是将要告老还乡之际被提升的。

相比较朱、刘都是由副国级领导职务升为政治局常委,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其实是破格提拔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直升政治局常委。只不过,朱刘的颠覆声势太大,反倒淹没了不引人注目的小胡。直到多年以后,大众才惊觉,胡作储君已是多时了。由普通省部级直升政治局常委的,胡之前,仅王洪文一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