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苏两七的德国脚丫子 上 -- 萨苏

共:💬383 🌺176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把俺的好奇心也给勾起来了

谁叫俺是工科出身呢,虽然以前学的是化工,不过,对机械设计也很感兴趣(必修课)。出来冒个泡,凑个热闹。

这是热膨胀跟配合的问题。我的猜测是:镀件和普通铸件的区别会不会在于吸热/散热速度不一样。镀件反光,而铸件黑乎乎的,吸热量大。与锻件相比,可能铸件受热膨胀引起的形变正好与所配合的运动部件的受热形变接近,从而减少漏油。要解决问题,简单的思路,就是用不同的材料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做实验,找出最佳的组合。有用公式计算模拟折腾的时间,还不如找一些不同的材料直接试验来得快,还可以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当然了,俺没有做过实验,仅仅是拍脑袋的猜测而已。前提是老萨说的是实话。对不对就另说了,先抛块砖再说。

一个国家工业的发展得靠建立一种传统,建立一种传统的火候至少得五十年

金玉良言啊!其实是个工作作风问题。依赖现成的公式还是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一个平衡。有很多know-how说出来可能很简单,但很难想到,很多是靠试出来的,还不能公开申请专利(专利起不到保护作用)。国外的老字号的优势就在这里,所以,他们对设计和工艺秘密的保护相当严格。中国现在欠缺的,正是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现在的科研环境让人安不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事情,不要说大学生了,就是研究生毕业出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挣钱、买房。而高校里的教师们,大部分也不能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地搞科研。中国,还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收购欧洲一些老字号的电子、机械公司是好事。但这还是不能取代培养积累自己的know-how的过程。买,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中国的质优产品过份廉价出售也是个问题,一方面,容易引起不正当竞争的指责,另一方面,不能为研发提供所需要的大量稳定的资金来源。

当然,如果过份陶醉在这种know-how里,也会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跟不上潮流。毕竟,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不止一种,而且,你可以想到的,别人也可能会想到,至少,可以依葫芦画瓢。德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太值得中国学习了。呵呵。

冒完泡,重新下潜。咕咚。。咕咚咚。。。。咕咚咚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