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八年军校,绿色青春 -- 大问号

共:💬304 🌺36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八年军校,绿色青春 续九:毕业

日月如梭,四年很快过去,我们也要毕业了。

基本上,我们的去向不外乎两种,研究生或者工作。

我们考研唯一的目标也只有科大本校。这是我们在选择志愿的时候,我们被明白命令的,其实如果不让考地方院校,我们基本也没什么其他选择了。而我们对科大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既为科大在很多地方做出的骄人成果而骄傲,同时也对科大里很多官僚之处深恶痛绝。但是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随大流的态度,基本所有人都报考了,虽然有些人并没有认真复习。同时科大还接受外校考生报考,所以我们都明白竞争是激烈的,只是最后的结果仍然出乎了我们的预料。

从98年军队院校改革,国家确定了科技强军的基调,开始制度性的从地方大学毕业生中吸引科技人才,开始试验4+1(4年地方大学+1年军队集训)之类的人才培养机制。在考研问题上,也实行了对地方大学考生一边倒的倾斜政策。简单说来,导致的结果就是,那年我们专业30多个只有分数最高的一个人考取了统招计划的研究生(其实最高分有两人,在队长的思想工作下,党员同学只有让给非党员了),剩下若干考了高分的只能读工程硕士,先分配到单位报到然后才能回来读书,很多在报到之后为了回去读书也历尽波折。

至于工作呢,基本处于听天由命状态。成立新国防科大之前,科大属于总装,毕业生主要总装内部分配,多数是各基地。我们已经听说了一些师兄们在基地工作的传闻,比如94那个看仓库的师兄。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两位91级师兄在基地工作后,某日在路上碰见互相问候。

“干啥去?”

“我去地里看看庄稼。你呢?”

“我去给猪喂点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基地的恐惧是不言而喻的。于是,作为第一届全军分配的科大毕业生,我们自然对“全军分配”这四个字开始幻想了,当人们对自己的未来无法把握的时候,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也只有幻想了。回头再想想,总装之内分配,虽然到基地不一定好,可是至少还有专业对口的可能;等到了全军分配,分去了野战部队,根本没可能对口了。

分配大概的程序是这样的,各用人单位提交往上需求指标,等到一定级别(也许是四总部,也许是其他兵种之类有较高级别的部门)之后,名额汇总到科大来,科大再往各系各队分配。如果有很硬的关系,名额下来时就指定给××了,称为戴帽子下来的;若是没关系,那么这个去向基本就由队长说了算了。即便是到了队里的名额也不是就没跑了,有同学的军代表的名额差点被工院的人抢走,让他担心好几天并四处找关系。

虽说入伍4年了,可是我们极大程度上还是自认为是学生,在相当程度上保持了理想主义的色彩,为了好地方好工作打得头破血流的情况我没见到;不过我们也是挺现实的,争去艰苦地区的情景也没有出现。队长基本是按就近原则安排大家的分配,各回各家吧。可是基地名额多,哪有那么多偏远地区的同学啊,有同学接到了一个选择题:酒泉还是岢岚。回来之后说,这不就是两堆狗屎让我选一堆嘛。

后来听说全校(本部)有且仅有一个去西藏的名额,给了最弱小的9系,他们队长最后无法搞定,只好给了他们队一个最老实的学生。在这种问题上,被牺牲的永远是弱小者。当时和同学讨论,其实我们并不排斥去西藏,只是8年太长了,如果是2-3年就调回内地,可能会有很多人是愿意去的,比如当年的我和另一个同学。可是2-3年,对于军队工作来说也许又太短了,只能说世事难两全。

对于领导们来说,把名额分配下去不算完事儿。鉴于之前有毕业之后不去报道的情况发生,我们所有的毕业证跟学位证是随档案走的,到新单位之后才能拿到手。去西北西南等艰苦地区的同学,还必须由院系派干部陪同,生怕再跑了。似乎之前跑掉的人中,有被抓回来坐牢的。

无论如何,一年一度的分配计划还是完成了。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我们收拾行装,挥泪惜别四年同窗,踏上了奔赴全国各地的火车,去面对一个个新的工作环境。

A分配到马兰,为了安慰A,队里给他一张党票。去了之后,A在基地内辗转换了好几个部门,深得基地副司令赏识。可是即便如此,他多数时间也是睡觉玩游戏,跟他同玩的有一个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气象学(或者是遥感学?我不太记得)博士。博士想走,可是基地就是不放。军队特色正是如此,科技强军的名号下谁也不想背人才流失的罪名,可是把人才装在筐里就不是人才流失了吗?两年后A女友毕业分配到北京,调动无门,遂谋求复员进京,又两年终成。

B在西安通讯总站,山沟沟里。我曾去过,山清水秀,睡觉的时候屋外溪水潺潺,只是听久了还是有点吵。B在学校的时候学习并非过人,但是工作不到一年他就拿了军区全军比武第一名。在单位与战士关系也很好,同时因为是个队长,战士们也都巴结着。

C费了番心思才成功守住军代局的名额。负责军队的地方采购,工作地点处于山清水秀的云南,单位待遇极好。但是单位老同志比较多,又多是混日子的,对技术没啥要求。C本人有点技术狂热,自己买了台单片仿真机学习。但是最可怕的是酒席,C属于那种开始不喝,3杯下肚就找人拼酒,但又没酒量的那种。喝到瞳孔放大无光感,送到医院抢救好几次,并且得了肝炎。跟A差不多同时要求复员,后来也同一批走掉。挥霍4年之后,运回家一个小集装箱,存款仍有15万。在地方公司工作一年多后读研去了。

D和E去了特种大队。E本身身体健硕,运动神经发达,去了之后当排长,跳伞格斗样样来。但是后来转去机关。D则属于身体协调能力特差那种,连自行车都推不好,去了之后一样要万米泅渡5公里武装越野。同学中曾经传一个笑话:5公里越野后,D所在连队值班班长报告连长,“报告连长,除排长外全排到齐”。3年之后调到疗养院去工作。

F是去四川的一个通讯团,据他说有段时间天天开着通信车运大粪。后来考回科大,读博到现在。

H考上了研究生,当时就跟导师要求读研期间去中科院进修,如愿以偿。博士毕业后留京,现在某研究所掌管课题资金大把,算是前途不可限量。

I是国民教育生,毕业时均分95以上,保送本校研究生。据传保送时科大许诺以后送英国进修,不知是否成行。

…………………………

时至今日,已经8年了。不知他们中很多人过得好不好……

关键词(Tags): #军队#军校#哈军工#国防科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