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半原创 评论】马家爵案的一些思考:该怎么预防? -- 铁手

共:💬30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半原创 评论】马家爵案的一些思考之二:社会因素

前面分析了一些个人的心理因素。问题在于,一种心理状态的产生,还不单单是个人的问题,还有社会的问题。

社会的问题,主要是不平等的因素,包括财富的差异、社会地位的不同。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个人的期待和对自己的认可是什么样的。

马是一个个案。我相信在更广泛意义上,因为社会转型在一些人群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心理问题。这些人群不包括我们的父辈,也不包括我们的下一代。最大的可能的人群是60年代到90年代出生的。

有什么理由?

49年前,中国的社会中的等级很普遍,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做仆人这并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对于阶层的存在,大家司空见惯。即使有客观的不平等存在,并不会有很多人有太强烈的失落感。49年后,大家接受的观念慢慢的是以人人平等为主,阶层的对比相对要弱很多。然而80年代以后,社会转型,现实中阶层不可避免的重新出现。面对这样的显示,心理也需要一个转型,要接受阶层存在这样残酷的事实,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多人都曾经抱怨过这里那里的服务态度不好。这里其实不是素质的问题,而是心理抵触的问题。本来还是“同志”的,今天就要我来“服侍”你,类似的心理失衡应该是普遍存在的。调整快的,能够接受事实,并调整自己的心理期待,调整慢的,或者不能接受事实的,也会产生相当的心理问题。90年代以后,小孩对于阶层的接受并不会有任何问题,将来也不会有问题。

并不是想说,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更好。想说的是,问题客观的存在,该怎么解决?

除了扩大交往面,多和别人交流外,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会是个头痛的问题。也许,需要更多的社会公益工作者的关注和努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