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现在到底“姓“什么? -- AleaJactaEst

共:💬25 🌺2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中国现在到底“姓“什么?

看过月色溶溶MM的文章:

回忆我的“政治学习” ,想谈谈自己对政治经济制度分类的看法。

[SIZE=3]本文不想讨论各种制度的优劣。[/SIZE]

中国这三十年来一直讨论的,或者说是一直拒绝讨论的是“姓社姓资“的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欧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潮。这有个背景,当时如果你不直接组织暴动,而仅仅是灌水发帖子,观点再离经叛道,已经没有多少危险了。伟大导师马克思,一生被各国的反动政府驱逐了N次,但也没有坐过牢。

种种思潮中,影响后世最大的,有三种:曰保守主义,曰自由主义,曰社会主义。

保守主义主张变革是渐进式的,主张维持现有政府的权威(当时主要是维持君权)。现在的辫子戏,很有点保守主义的味道——皇上和大部分官吏既有能力,又有良心,可恨的是几个奸臣小人作祟。广大群众只要相信皇上,及时反应情况上去,问题就一定能得到解决,然后高呼万岁就可以了;

自由主义则相反,主张个人的基本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政府的力量必须被限制;

社会主义强调的是社会的公平公正团结,尤其是社会成员在财富分配上的公平公正。社会主义者批评自由主义者虚伪最常用的话就是:你在分配上不平等,空谈什么言论自由?

当时争论越来越激烈,是因为工业革命后社会剧烈转变,各种社会问题需要解决办法(请注意,说的是欧洲的情况,中国的农业社会和他们的不太一样):

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但是,由于上层建筑未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使得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不但未见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了。

在农业社会中,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农作物产量不高,却避免了大量浪费。除了赶上天灾人祸,农民的小日子过得还挺滋润。干农活累是不假,但人为延长工时是不常见的,怎么着天黑了也干不了活儿了吧。

自打欧洲率先进入工业社会后,情形就大大改观了。就作为广大劳动者的工人阶级而言,劳动强度和长度都有了大幅度增加。工业革命早期的工人每天工作14至16小时是常事,有时甚至18小时。

与此同时,工业创造的财富,却又是人人都看在眼里,以前村里的地主也不过是家里多几斤土豆而已,现在资本家日子过得是真好啊!可是无产者的劳动量增加了,收入却不见涨。他们分享不到他们的劳动果实,于是开始“仇富“。

其实“仇富“这个词,也是个很奇怪而不准确的说法。拿现在的事情来打个比方,姚明富不富?可是他受伤的消息传来,我没有看过有人说:丫几亿几亿地挣钱,两条腿都断了才好呢!

如果说:姚明为国争光,大家不恨他。那么超女呢?她们还没有什么报效祖国的行为吧?而确实是广大群众硬往她们口袋里塞钱,把几个普通的小丫头变成富姐了。而且,对超女们瞧不起的人有的是,有人恨超女吗?

这个问题我看得出,当年在图书馆里苦苦思索的马导更是完全洞察——无产者恨的是那些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占有劳动果实的人。

马导又注意到:在当时还广泛存在的原始部落里面,尽管没有监狱,警察,繁琐的法律,人们也没有你抢我的牛,我骗你老婆,道德比文明人高多了(西方人反思,绝对不是从<<与狼共舞>>才开始的)——马导一下子就抓住了蛇的七寸,生产资料共有。

马导提出了共产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劳动成果公平分配,那么当然就没有阶级,也不会再产生阶级,剥削更无从谈起。

在<<共产党宣言>>里,马导说: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也就是采取这样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在经济上似乎是不够充分的和没有力量的,但是在运动进程中它们会越出本身,而且作为变革全部生产方式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措施在不同的国家里当然会是不同的。

但是,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2.征收高额累进税。

3.废除继承权。

4.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里。

7.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10.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

共产主义的名字就来源于拉丁文communis,"共同"的意思。你不搞共产,就不是共产主义。有时候,人们也把共产主义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但是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共产党宣言>>,那里面把共产主义和其他的社会主义分得清清楚楚。

按照<<共产党宣言>>的说法,似乎夺取政权后,像荣毅仁之类可以继续去开面粉厂,只不过要狠狠地抽他娘的税,同时国家在重要部门开始办工厂。在实践中,由于中国民族资本家们的深明大义,主动要求公私合营,所以中国很快从面粉厂到越剧团,都成了国营企事业单位。

尽管全面所有制占了大多数,咱们当年还很谦虚地自称是“社会主义“,一来经济还不太发达,二来还有一些落后部门如农业,尽管进行了合作化的努力,还是没有共产。——所以还不算共产主义。

但是,在西方的定义里面,提到政治经济制度,以前苏联东欧和咱们,就叫共产主义。这主要是为了和资本主义划界线。

那么什么是资本主义呢?

第一, 劳动者的人身自由,选择工作的自由,或者说只受工作合同的束缚。这是和其他制度如奴隶制的区别。所以黑砖窑不是资本主义。

第二, 私人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私人财产包括生产资料——这就和共产主义无法兼容。

第三, 经济活动乃至整个社会活动由市场决定,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制度的形形色色,在于对这一点的修订程度不同。

走自由主义的道路,暂时还没有遭到他们不可避免的可耻的失败命运的是美国。

他们开国时的那几十个奴隶主,对国家政府有着深深的戒心,他们认为,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人民可以用小推车来投下庄严的一票,可是等政府成立了,它的运行就不再是人民所能控制的了。

所以,美国对市场干涉得最少,政府的权利最小。

两百年后,肯尼迪说:“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些什么,先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好气魄!他自己先忙着在白宫里和梦露做些什么。

某种意义上,政府就是贼,不偷东西是不可能的。

美国的贫富分化,如果按基尼系数来算,和中国也差不多。不过,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美国一般的老百姓并不穷。1959年7月24日,美国的副总统尼克松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进行了著名的“厨房辩论”。当时美国正在莫斯科开展览会,其中展示了牧场式的独居住宅,里面的厨房被眼花缭乱的现代家电装备齐全,让苏联观众看得目瞪口呆。苏联媒体则讥讽这种房子如同印度十七世纪的皇家建筑泰姬陵,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住的。尼克松则反驳说:“购买这样一栋房子,每月的分期付款只需要一百美元,完全在一个普通的美国钢铁工人家庭的支付能力之内。”这也引发了他和前来参观的赫鲁晓夫在这一住房模型的厨房中的激烈辩论。

人们总把美国老百姓的高生活水平和其国力的强盛联系在一起。这当然不无道理。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在美国建国之前,那十三个较之欧洲还颇为荒辟殖民地,劳动力价格就比最先进的英国还要高。美国老百姓的“富”一开始就是有名的。

不过,富人的富和普通人的富是两回事。美国的贫富差距,是因为像汤姆克鲁斯那样的人有几架喷气式私人飞机造成的。

等到了殖民地纷纷独立的时候,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强国。所以,大多数新国家都走了美国道路——然后是一地鸡毛,有的地方还不如以前。

什么原因?我只提一下,这些国家的人有两百年前美国人的自耕农精神吗?

北欧那些国家,走得是社会主义道路,马导的那几条基本上都实行了,人民把国家建设得像个大花园似得。如果标准放宽一点,实践高福利的国家,富裕的,不太富裕的加起来有几十个。

这些国家里,工会的力量都很强大。而且,它们是普选制,选举人总是普通人最多。如果一个党在竞选纲领里说:每年挣五十万以上的人,税务全免!它能上台执政吗?

搞到最后,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几个大党,政策都差不多。

走保守主义路线的,当年最成功的俾斯麦的德国。他一方面把自发的工会组织往死里整,一方面由国家建立了完善的保险福利体系。

韩国台湾的经济腾飞时期,也是保守主义,在经济上放宽,政治上压根谈不上免煮柿油,反对执政党的人,统统关到牢里去。

那么中国呢?从79年以来,咱们从“公有制为主体,其他形式为补充“开始,一步步退到现在资本家入党。

最迟从私营经济超过公有经济的那一天起,咱们就不是共产主义国家了,因为不共产了嘛!

而且,国家的政策,倾斜性很明显,外资,合资,经济特区税务上有优惠。

私营企业不用提供福利保险,国营的还要背老包袱。我是在工厂长大的,见惯了一些双职工,丈夫有本事,办个停薪留职,去南方私企挣钱,把相对而言无一技之长的老婆还在留在国企,享受公家的房子保险免费教育。

再加上,以前国家政策是"高就业,低工资"。国企往往是两个技术骨干,加上八个普通人。私企老板挥舞着票子,高薪挖走那两个骨干,国企要竞争得过私企,那倒是怪事。

前几天,看电视上,德国绿党党魁反对中国开奥运,一口一口“共产主义国家“。我心里说:真逗,中国也就剩执政党还叫共产党了,而且,这个共产党的政策,还是跟<<共产党宣言>>反着来的。

[SIZE=3]大家对号入座一下,很清楚,中国现在姓“资“,走的是保守主义路线。[/SIZE]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