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马游记一 -- 山远空寒

共:💬43 🌺3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大马游记一

乡村生活篇

走出机场不由得深吸一口在飞机上就嗅到的湿气。朋友说,刚刚下过雨。其实在以后的日子里,

除了吹冷气的情况,感觉都是潮湿。午夜,还能清楚的看到路边成排的椰子树,棕榈树提醒着

到了热带地区。到了朋友家,门里正对着的是一个神龛,香火旺盛;

点看全图

(这照片是大三角朋友家的祖屋,她家就是“新村”,村口是警察局。)

紧接着里面摆着香烟缭绕的祖先牌位,大开眼界。好像这里乡下的华人家庭多数还保持着这种

风俗。我认为这些香火最大的用处是免除蚊虫的袭扰。(看过郭富城演的《父子》没有,屋里

的摆设很简单,加上两个神龛就是当地普通华人家的样子了。)

一夜无话,早上本以为可以起晚些。七点准时被小贩的摩托车长笛唤醒(很响,一声接一声),

随后邻里们此起彼伏的相互问候开始了乡村的一天。睡不着了,外面空气清新,天色早已大亮,

人们纷纷去村子里的三家华人摊档喝茶。

朋友的父亲对我说:一起去吃猪肠粉。

俺急忙摆手:谢谢,俺不吃猪的肠子。 。。。。。。

早茶有猪肠粉,云吞面,板面,客家醸豆腐等(价格便宜,味道好),还有当地的咖啡,拉茶。

咖啡的味道不错,只是不加牛奶加炼乳;而当地特有的拉茶也好喝。之外,还能品尝两家马来

摊档的椰浆饭(nasi lemak拿西勒玛 )——椰浆与米饭一起蒸,加些当地口味的甜辣酱,一点油炸花生米

与油炸江鱼籽,半个煮鸡蛋,用香蕉叶包成粽子模样(火车上才卖1.5元,RMB3¥);炒米粉——马来

口味(加了咖喱)炒米粉加辣酱。华人摊档的客人都是村子里的华人,年长些的安哥,安弟每

天见面都寒暄一番。两家马来摊档则开在大路边,以过路的客人为主,当然华人也会经常去换

换口味。 这里的安弟,安哥很多去过中国旅行,且多有亲属在广东。所以粤语,客家话,华语

是当地老年人的主要语言,而年轻受过良好教育的一代则多会说马来语,英文,华语,客家话,

粤语,(视地区不同有些地区讲闽南语,潮州话)。对了,解释一下安弟,安哥是英文的华语发音。

不过经他们一说,怎么听都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而非英文单词。喝完早茶,在村子里转一下,

马来人的院子喜欢养花,华人的必有神龛(院子里的红色神龛,与房间里不同)。

点看全图

村子里不仅有教唱卡拉OK的私人教师,还有批发商,挂着GUINNESS的横幅。由于饮食的关系,

华人与马来人分开住,不过双方都很友好。有一些华人家里富裕些,屋子盖的好象别墅似的。

另外,大家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常问:你家有地没有?

俺羞愧万分的回答:没有。

各种果树在村子里很常见,多是香蕉,椰子,木瓜等。火龙果与黄梨(菠萝)比较低矮,也很容易种植。

榴莲与菠萝蜜则需要特别套一个布袋子,防止还没来得及摘,就被虫子吃掉。听说村子旁边以前是橡胶林,

不远的地方就是雨林,现在开发商在旁边建了工厂,所以雨林又远了些。这里晚上比较凉快,睡觉基本上

不需要空调。大部分居民还是比较习惯自然的气候,晚上开风扇就睡的很好。据说还有薄被,雨季时比较冷,

俺没遇到。

点看全图

村子两头一边是村子里的幼稚园,另一边则是华人的庙宇和道观。庙宇曾被用来当作华文小学的课室。因为

华人希望保持自己的语言文化,而马来人的政府则希望推广马来语言文化,所以华教在当地是一个既沉重,

又光彩的话题。说它沉重,是因为几十年来无数华人为此付出奉献,甚至坐牢;说它光彩,是因为华教已成为

当地华人团结和成功的象征。这个以后谈。

离我住的地方十几米,就是村子里的足球场,由一圈高大的热带树木环绕着。每天早上,俺绕着场地跑个二三十

分钟,很舒服。想是空气中含氧量高,湿度大的缘故。

土鳖抗铁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