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十六字方针”? -- 老拙

共:💬26 🌺11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十六字方针”?

对于马萧提出的“十六字方针”,以及台湾国民党执政后的两岸关系发展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大家表达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

大家知道,老拙这个人不太争论,说完自己的观点就完了。因为很多问题存在不同看法才是正常的,何况我的看法也未必绝对正确。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多说两句,供大家参考。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马萧的“十六字方针”?

我想我们应该找一个“参照系”。

这个“参照系”是谁?

《最后的特科》

去年,我写了《特科轶事》系列,其中涉及到70年前,中共上海特科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作出的突出贡献。

当时,中共上海特科在蒋介石“斩尽杀绝”和“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政策下,被反复破坏,大批人员被捕被杀,剩余人员大部份撤离上海后,留下坚持的特科上海联络处又被破坏。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特科的“王神甫”和另外一名交通员分别接到蒋介石想与中共中央进行谈判的信号。这两个与上级已经完全失去联系的特科最底层人员立即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这名交通员自己决定,以“中共长江局”(根本不存在的组织)特派员的名义,与中统高层进行初步接触。经过特科在上海残存的4名党员研究,“王神甫”和交通员赴陕北向党中央汇报,由此打开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的谈判大门。

我们应该记住的是,要说受到国民党的伤害,恐怕没有哪个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能够超过上海特科;要说与国民党斗争的坚决性,恐怕也没有哪个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能够超过上海特科。而且,出面来寻找谈判途径并与特科人员接触的,正是特科的死对头——中统。

什么是“中统”?中统就是当时国民党阵营中以美欧“海龟”为主要骨干的最坚决的反共派。正是他们,最早在国民党内建立了“清党”组织,提出了一整套清除共产党的理论纲领和行动计划,并建立了专门对付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机构——中统。在上海本地警特机构对付不了特科的情况下,中统向上海派出了专门机构和人员,制定了“细胞”计划,最终将特科红队和主要骨干一网打尽,并且使特科在上海无法立足,组织完全崩溃。以至于当蒋介石交代二陈寻找地下党,打通与中共的谈判通道时,中统已经找不到共产党了。没有办法,中统负责此事的人员,只好去找“貌似共党”的国民党中宣部一人和北京一位“疑似与共党有关系”的教授。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要是说恨国民党,没人超得过特科;要是说不相信国民党,也没人超得过特科。况且来寻找的他们人,还是特科的死对头。

在这样的情况下,特科残存的党员立即采取了行动。他们难道不知道蒋介石消灭共产党之心未死吗?

不是。他们是出于民族大义,尽管没有上级的指示,只是出于一种自觉的行动。

当然,此后还是要“听其言,观其行”。但是不等于不理会、不欢迎国民党的某种改变。只要这种改变有利于中华民族,特科的党员就立即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应该说,这种行动在当时是要冒着被欺骗的生命危险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民族危亡、民众反对的情况下,以二陈为代表的国民党美欧“海龟”派,对共产党的认识有了某种改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中统特务头子张冲。正是这个身为中统总干事的张冲,策划了针对中共地下党的一系列行动,主谋了《伍豪等脱离共产党启事》事件。而又是这个张冲,主持了与中共谈判的具体行动,并且在后来为国共合作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1年8月,张冲在重庆病逝,总理写了“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的挽联,并参加了追悼会,在会上发表了历时20分钟的演讲,给予爱国志士这样的高度评价。

历史对于今天总是具有某种借鉴意义,70年前共产党人对于国民党提出谈判合作抗日信号的回应,也是我们今天如何看待“十六字方针”的一面镜子。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