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追日记 -- 晨枫

共:💬247 🌺48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伦敦的衣食住行(上)

伦敦开会三天,玩了三天,拉拉扯扯写了倒有好大一篇。除了具体的游记外,还有一些一般的印象。

伦敦人似乎喜欢穿黑衣妇。不知道是季节关系,还是现在goth流行,反正男士们大多是黑、铁灰、藏青的西装,最多再加点条纹,好像制服一样。都说过去中国街头清一色蓝色中山装,我看伦敦也差不多,换个颜色,换个款式而已。要不是蝗虫一样的旅游者(现在还没有到旺季,已经很多了),街头的颜色更加沉闷。说起来,日本街头好像也是一个样子。唔,我得“反动”一下,穿上一件鲜绿的厚尼龙运动风雨夹克(wind breaker)。伦敦街头上,除了穿着鲜绿马甲的警察,就只有我了。我倒不是要冒充警察,或者领导时尚新潮流,而是因为这是公司里发的奖品,防风挡雨,不是说伦敦雨多嘛!

如果男士们的衣着深色为主的话,女士们似乎也一样,尤其是年轻女士们,也是黑不溜秋的。不过有一点和北美很不一样,这里穿着垮兮兮的衣服的人很少见,大多穿中长大衣或者风衣,剪裁合体,款式讲究,这至少给沉闷的颜色增加了款式上的一点典雅。

说到伦敦女士,刚到时总觉得有点特别,都特别清秀的样子。欧洲人普遍不像北美人那样超重超宽,所以“清”的问题容易想象。但这个“秀”是怎么回事呢?英国气候湿润,或许皮肤好?但再一想,好像很多人都修眉毛,看来这才是“秀”的主要原因。这在北美比较少见了。

对了,鞋子。伦敦多雨,但伦敦人也比较snobby,穿得太随便被人白眼,穿旅游鞋的人中本地人似乎不多,但带着左一双右一双鞋子又不方便,所以防水的casual皮鞋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走路舒服,不受雨水之苦,也不至于太寒碜。对于旅游者来说,尤其是从加拿大西部这样气候干燥的地方来的人,衣服是一个问题。伦敦的温度不低,但潮湿,只要有一点风的话,就很是阴冷。再加上雨多,倒不见得是倾盆大雨,但老是不大不小地下个不停,衣服没有一点防风防雨能力不大好办。

都说吃饭要吃中国的,老婆要讨日本的,房子要住英国的,工资要拿美国的。嗯,老萨是不是太赚啦?4样好事里占了3样!英国饮食恶名远扬,但英国早饭好吃。到英国的时候,要是有人问你要continental breakfast还是English breakfast,一定要English breakfast。北美也有beacon,但一般是strip beacon,带点肥瘦,炸成焦黄,脆脆的。英国beacon应该和北美的back beacon对应,只有瘦的,没有肥的。切成较厚的一大片,炸得略略焦黄一点,倒也好吃。英国人也荷包蛋放在炸面包片上,sunny side up,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吃法,北美的荷包蛋就是这么放在盘子里的。炸香肠、炒鸡蛋、baked beans之类都差不多。捧上一大份报纸,冲上一杯英国茶,味道很不错。天天这么吃上一大顿,午饭都可以免了。

据说真正的英国菜只有在pub里才有,没有试他们的roast beef,试了他们的著名肥肠。那肥肠可是真肥,一叉子扎下去,油水就想小喷泉一样往外喷涌;一刀切下去,像切开小笼汤包似的,油水哗地一下就淹满的盘子的底。味道嘛,加了很多洋葱的肥猪肉末的味道,偶尔为之可以,经常来就要不停地买衣服了。

一般饭店里现在也很杂了,五湖四海的常规东西这里都有,所以要选择还是有很多可选的。在Regent’s Park附近的一个Pizza店里坐下。或许这是伦敦风格,或许欧洲Pizza都这样,或许“正宗”意大利Pizza就是这个样子,反正发现伦敦的Pizza和北美的不一样,主要差别在浇头上,大多是纯素的,各种cheese和橄榄、素菜的杂交,但不像北美Pizza,基本上总要有一点Pepperoni或者ham或者鸡肉、牛肉之类,除非专门的素食Pizza。最后还是俗了一下,要了一个“美国式”Pizza,太素了半夜肚子要饿,没办法呀。

还有一点不一样的是,这里的中国饭店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多。在大多数加拿大较大一点的城市里,中国饭店很多,主要的小区经常能看到一两个,但伦敦似乎中国饭店的密度不那么高,或许我去的街区不对,在非旅游区的密度更加高一点也不一定。印度饭店也没有想象的多,大多还是English Pub一类的地方。

伦敦的市容建筑前面已经说了不少了,总的感觉是英国建筑比较cultured,法国建筑才是artistic,英国人工整、典雅,法国人不拘一格。但到老百姓住的房子,伦敦的房价真是贵,房租也一样。差不多房租、房价把英镑当美元用,就差不多了。一个特点是老房子多,新房子很少,不像Calgary、温哥华,依然可以看到大量新建的公寓、连排或独立住宅,即使在相对靠近市中心的地方。不过老房子有老房子的好处。离开Gerards Cross的会议旅馆后,搬到Baker Street地铁站附近的一个B&B旅馆。这里原来应该是一个住家,典型的四层加阁楼,底层和二层很高,天花板至少有15英尺高,底层估计原来是会客厅,现在改作旅馆的接待厅;二层是起居室和餐厅,现在分割后改作旅馆客房;三、四层估计原来就是主人和孩子的卧室,阁楼上估计是佣人卧室。这样的老式town house其实很舒适,房子现在老了,应该整修一下,但基本结构依然很好。缺点是没有现代设施的方便,比如没有电梯,只有一个不宽的楼梯,两个人上下都要侧身让对方的。作为住家,这不是问题,但作为旅馆,把箱子提到四楼、五楼,尤其是一、二楼相当于通常三楼都要高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大方便。我的房间在二楼,所以不是问题。特别高的房间的感觉很奇特,感觉房间比实际上要大很多似的。另外就是空气好,不憋闷。作为旅馆改装后,房间里加了一个洗涮室,但房间太高了,洗涮室有一个屋顶,顶上还有足够的高度,要是加上扶梯,可以再作为一个小房间的。目测一下,房子大概正面宽20英尺,进深40英尺,四层加阁楼,总面积还是很可观的,一家人住,在100年前可算豪宅了。房子正面对着Groucester Place,这是一条大街,像纽约、上海的很多老街道一样,没有行道树。房子背后有一个小天井,要是一般人家的话,就会种上一圈树,树从里栽上一点花,坐在这里,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坐在野外树从之中,只要不抬头看四周岩壁一样的房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样的褐砖连排住宅是很典型的,这是在温莎城堡前Long Walk边上的,和女王作邻居,应该至少是中上水平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过伦敦Regent's Park旁边就是正经豪华公寓了,John Nash的大手笔到底不一样,不知道都是什么人住在里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Nash大量使用古典建筑语言,不仅给公寓建筑带来豪华,还带来文化底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Park Crescent是Nash在Regent's Park周边的另一个作品,新月形的平面很是特别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由于Nash的缘故,Regent's Park周边的公寓都采用新古典主义的样式,这栋建筑不是Nash的手笔,但也很Nash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伦敦当然也有现代风格的公寓,这是Tate Modern旁边的一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间的白色单元就是我住的B&B旅馆,这应该原来是一家人家住得,里面很简陋,但一个人就不用讲究啦,等以后和LP一起来伦敦再找一个好一点的地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很小的淋浴单元的门很有新意,采用这样的悬臂式铰链,全开时们靠着右面的墙,开关的时候绕着身体转一圈,不占地方,很巧妙,不过安装和铰链质量要求比较高,否则用不了多久就要卡死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近的Bickenhall Mansion就要豪华得多,不过会不会有点吵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贝克街221B号,还记得这个地址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贝克街原本没有这个地址,后来硬造出来的,作为福尔摩斯博物馆,这里原来还真是一家人家

不过真正的豪宅就在不远的Regent’s Park边上,Cumberland Terrace是也。Regent’s Park是伦敦中区北面的一个很大的绿地公园,乔治四世还是威尔士亲王的时候,要著名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大师John Nash在Regent’s Park造一个亲王宫,还有附属的建筑群。John Nash在公园中间沿环形道造了几栋豪宅,但更大的手笔在公园东侧,这就是Comberland Terrace,一个公园边上的巨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豪华公寓,配备有齐全的爱奥尼亚柱式、山墙上的浮雕和立像,甚至还有一个凯旋门。这本是给亲王宫的窗外配景的,应该和新建的新古典主义宫殿呼应,结果亲王心有旁骛,无暇顾及建造宫殿的事,加冕后更是顾不上了,所以到如今Comberland Tarrace依然顾盼着并不存在的宫殿。这里连停车场都有巡逻,里面想必是美轮美奂了。Regent’s Park的南端有John Nash的另一个大手笔Park Crescent,这是一个新月形的新古典主义豪华公寓,同样典雅端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