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关于外界和网上舆论 -- ataraxi

共:💬314 🌺21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事实是最好的回应!

首先还是要谢谢您的回复, 洋洋洒洒上万言, 不容易!

可是我还是要说, 您最好还是冷静下来, 仔细思考一下再回复比较好, 否则很容易陷入断章取义的境地.

您看,你的第一篇中, 为了突出所谓的蛤蟆鲇鱼, 您引用了我回贴中的一段话, 我紧接着下面还有一句,

当然看到蛤蟆过街就说要地震, 肯定是无稽之谈.

您怎么就避而不谈了呢?

就我引用的第一篇有关海城地震的文献,

您满眼看到的是

如:动物异常,冬眠的蛇在冬天出洞,老鼠不怕人,在大白天成群搬迁。

全公社干部群众、男女老幼都来关心地震测报,发现异常及时向她们报告。在地震发生前发现了蛇、鼠、鸡、青蛙等不少动物异常

可是文中, 还用大量篇幅描写的

经过九年的探索,我国广大地震工作者研究了许多预报地震的方法。有人从地质学上去探索地震的成因和规律,有人研究我国历史上关于地震前兆和防震的记载,有人研究古代地震资料的科学价值,有人根据地震历史资料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地震发生的几率。有人从声、光、电、磁、潮汐、水文、地质、地壳变动、气候乃至天体运行等等来研究和地震的关系。根据这一切,专业的地震工作者早就把眼睛盯向了辽南。

  早在1970年1月辽南便被圈定为重点监视地区。1970年1月全国地震工作会议上,根据“预防为主”的方针,确定把辽宁南部作为重点监视地区。北从辽阳市到锦州往南到大连,再转东北到东沟、丹东,然后向北、向西北回到辽阳这么一圈。会后,中共辽宁省委加强了对辽宁地震工作的领导,组建了地震工作机构和专业地震研究技术队伍,逐步开展了各项工作。

  圈定了地震危险区,为进一步预报提供了战略工作区域。在加强前兆观察的基础上,从1973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发现一些新的异常现象。旅大金县观测站在水准观测中发现从1973年9月到1974年6月,金州断裂南端地面大幅度地向西北倾斜,倾斜率为正常年变率的三十倍。国家海洋局几个潮汐观测站的多年海平面升降纪录,反映出辽东半岛向北西方向倾斜,营口从1972年起就出现不稳定的趋势性下降。尤其1973年渤海海平面出现十多年以来从未见过的反常上升。北大在大连观测到地磁场垂直分量的变化也大大超过了正常值。

  1974年6月国家地震局地震趋势会商会议分析了这些现象,做出了中期预报,认为渤海北部地区构造运动加剧,一、二年内可能发生五至六级地震,提出加强这些地区的预测预防措施。把短期预报圈定在以上那个圈内,从鞍山以南到大连以北的一个狭长地带,另外还圈定了一个从丹东到岫岩作为重点控制区。

  根据这个判断,中共辽宁省委进一步对辽宁地震的预测预防作了部署。一方面加强对专业台站的领导,同时充分发动群众,深入广泛地宣传地震知识,大力开展群测群防,尤其在辽南地区群测群防网站遍布城乡、厂矿和社队,初步形成了专业和群众相结合的预测预报监视网,开展了仔细的监视、测报活动。在这个基础上, 1974年11月东三省地震形势会商会更加明确地提出:“营口至大连近期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是今后工作的重点,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监视,充分做好捕捉大震的准备。”

不是别的,正是群测群防收集了大量的地震前兆现象,并且到了地震专家面前汇总,才使得辽宁省地震办公室和国家地震局敢于判断出大地震就在眼前,把发生地震的圈子圈定到了海城到营口的小圈子里,才敢于做出临震预报。

您怎么就视而不见呢? 观测动物异常行为占了多大比重?

其他的我就不一一指出了, 我想等您冷静下来,自然能意识到.

再到您的结论上,

对这14篇文献的分析到此告一段落,无论是文献本身还是当期的其他专业学术参考文献(我想,地震学报、地球物理学报等专业期刊要比人民日报更专业一些吧)都无法证明“地震可以短期预报”。当然,我也注意到了你的遣词:

是为了证明地震短期预报不是不可能。

既然你多次提到我的理工科出身,那我想你明白,不是不可能=可能,而可能性却不等于必然性,买彩票可能中奖,但你去买彩票绝对不会必然中奖。不知道你能否理解这个逻辑关系。

把地震短期预报比喻成买彩票, 是您的看法,我是不认同的. 我想我列举的14篇非专业文献已经非常有力的证明了地震短期预报,并非是中彩票这样的小概率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做到的, 也曾经做到过, 今后能一定能成功.

上个贴里就讲过, 我所提出的十四篇文献不是专业学术文献, 但已经足够支持我的观点, 如果你对上述文献及文献中描述的事实的真实性有所怀疑, 我非常想听听您的看法比讨论, 纠缠于文献中一些时代特色的语言, 进而引伸到”吹法螺, 吹牛皮”等等, 直至否定文献中所叙述的事实, 这种思路不是研究问题的客观态度. 说句您不爱听的, 您的这种思路和CNN等西媒就LS事件诬陷国内媒体报道的事实真相, 误导民众有什么区别.

我个人从来没有认为文革时期的地震局的所做所为是吹牛皮, 相反认为他们在此其间,在地震的预报工作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当时地震局的很多措施例如”群测群防”等等是科学的, 有效的,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专业观测的不足. 这些经验或教训, 值得今天从事地震预报工作的人们总结, 参照.

以我对中国地质学界的了解, 学术上”唯洋是用”的思想多多少少是存在的, 有些学科上还非常严重. 以李四光当年在中国地质界的威望, 为地质力学研究做一些应力实验时, 尚被别人讥为”带着一群娃娃玩泥巴”, 更何况这些参加群侧群防的”泥腿子”

至于有关地震预报的学术讨论, 几十年来一直在争论, 我个人的专业虽然与地学沾边, 但并非地震学, 不做本行也很多年了, 在这里就不献丑了, 河里有的是大牛, 慢慢看便是了.

不过我想提醒你的是,基础学科不同于应用学科, 其前沿是非常模糊的, 仅就大地构造的理论, 假说, 就有很多种, 从比较早期的山根说, 地台地槽说 到地质力学说, 大陆漂移说, 再到今天比较流行的板块论和海底扩张说, 都是对客观存在的部分反映, 地学界的人对从事构造理论的人都戏称为”构造构造, 胡说八道”, 或多或少也体现对这种情况的无奈.

对于你所说的那些 别有用心, 借口纹川地震未能被预报而指责ZF的人, 我认为我们的观点上没有什么大的分歧,稍稍有一点科学常识的人都不会被迷惑, 争论这个没什么意义.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