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闻人与地震的距离 -- 梦秋

共:💬146 🌺67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为赋新词强说愁

胡笳兄的总结真正属于砖引出的玉,可是,胡笳兄高看那些自诩的精英了

这位周小姐的问题不在于什么精英视角,因为她还算不上精英,如果仅仅在杂志社任职就算是文化精英,那萨大侠笔下的科学院门房大爷就得是学部委员,去未名湖边听过诗会的就都是诗人了。

仅就引用的这几段话里的语病和用词不当就足以看出她的水平,放狗搜了一下,发现有此看法的不止俺一个

http://q.163.com/dingfafa/blog/x04zl/5592082008422101459362/#5592082008422101459362

人家给的题目是“一个年轻人眼中的灾难”,比我厚道。人家也大致介绍了一下这位“精英”的背景,

“写这篇的文章是《生活》的一个24岁的记者,她之前几乎没有采访和写作经验。我作了些修改,因为我看到有些词语感到很不舒服,我们应该给予死者最后的尊重。希望作者不要见怪。红色字为我修改部分”

再回头看看楼主引用的部分,什么嚎啕大哭,念念有词,几个头发稀疏的贴着脑皮,面对着...吆喝,喃喃地说,砸得...一片安静,再加上无数的不分场合地点的逗号,西西河的朋友都很宽容,不便于点破,可咱自己看起来实在是别扭,就像有人逼我看那些网络魔幻小说一样,我一直以为那些小说最魔幻的地方在语法.忽然就想起来中学老师的怒吼了:"的地得"都不分的就不要出来写字! 惭愧,自从用了拼音输入法,俺就从来不分了.

顺便加几句对媒体的看法,相信楼主这样的资深媒体人早有感触.这年头网络盛行,数码泛滥,大家都能看书写字,都能删了重拍,文笔流畅字字珠玑的,像河里的诸位大佬,可不一定都去报社;再加上出国人数日增,像当年某某社大记者出个国回来就能写个游记出本书可是越来越难了.所以啊,笔头基本功不行,要再不能深切领悟形势,那就只能沉溺在自个儿的博客和国际友人的小圈子里了.

成也网络,败也网络,随随便便凑些形容词,匆匆忙忙放到自己的博客上,这是我们当年读书时混水母的道行,专业人士还这么了来,也不找个中文系的学生改改文法,只能算是脏口儿了.啧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