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艽野尘梦- 目录 -- 渡泸

共:💬14 🌺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弁言、总叙

弁言

  张厂长志远游南川归,示湘西陈渠珍所著《艽野尘梦》。余一夜读之竟。

寝已鸡鸣,不觉其晏,但觉其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实,实而复娓娓动人,

一切为康藏诸游记最。尤以工布波密及禁通沙漠苦征力战之事实,为西陲难得

史料。比之《鲁滨孙飘流记》则真切无虚;较以张骞班超等传,则翔实有致。

适学友之喜研究边事者来过,偶以贻之。辗转传阅,一月之内,更十数人,原

册已破,而求阅者无已,或请放《康导》(月刊)转载,以慰向隅。余以其为

追忆之作,人名地名及追述史事,难免偶有小误;又所记人事,每有省笔隐文,

未能使局外人澈然明潦之处。乃就个人所知及访问所得者为之校注数十条,犹

裴松之事陈承柞之道也。

  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五日南充任乃强记

  ----------------------------------------------------------------

[校注一]

  陈渠珍,字仲谋,号玉鍪。湖南某县人。光绪未毕业于长沙军校,任湖南

新军第一标队官。并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已而疑之,弃职赴武昌谒赵

尔巽,巽荐与其弟尔丰,拨入军籍,随协统钟颖军人藏。过川边,以雄奇为赵

尔丰所赏。擢管带,仍从钟颖入藏。驻防工布进攻波密,多有战勋。清鼎覆,

统师罗长琦为部下所杀,陈氏率湘中子弟一百十五人东归。误采传说,取道绛

通草原,途中绝食者七阅月,茹毛饮血,生还者仅七人,所娶藏女西原与焉。

西原卒于西安,陈痛悼下绝意仁宦,返乡里。其后仍任军职,至师长,据湘西

数年,曾屡次与红军作战。而后醒悟,卸军职,办纺织厂于南川。一九三六年

冬撰成此书;原序有云。

  “追忆西藏青海经过事迹,费时两月,著为《艽野尘梦》一书。取诗人‘我

徂征西,至于艽野’之意”。《说文》解“艽”为荒远。余按“艽jiao”草名,

入药,为“秦艽”,其叶宽、薄有内纵纹,微似龙舌兰。根茎纤纵。绞纽如束

丝,故曰艽,产于海拔拔三千米之高原,即康藏青海地方。故自秦中输出,故

曰秦艽。小雅之“艽野”,解为青康微高原极合。无容解为荒远也,今人习呼

康青藏为草地,何如呼为艽野之典雅贴切乎。

  ----------------------------------------------------------------  

  总叙

  西藏,汉为西羌,唐为吐蕃,明为乌斯藏。素奉佛,初崇红教,习符咒及

吞刀吐火之术。有宗喀巴者,入大雪山苦修,道成,乃正戒律,排幻术,创立

黄教,风行全藏,红教浸衰。其高足弟子二,长曰达赖,即当时藏王,驻拉萨,

握政教权,统治全藏,与罗马教皇同;次曰班禅,驻后藏,仅负教皇之名而已。

清初,设驻藏大臣管理监督,既而印度沦为英殖民地,英之陆军直达喜马拉雅

山麓。俄之势力亦逾帕米尔高原,侵夺中国领土。英、俄争夺加剧,于是英人

欲得西藏,进窥康蜀,以完成其扬子江势力范围,俄人亦欲得西藏,附印度,

逾葱岭,夺新疆,席卷蒙朔。英人自失北美,视印度为“天府”,恐俄捷足,

因先发制人,利诱达赖,认西藏为独立国,与唐古特政府直接订立英藏新约,

钦使某,且为署名签字。自后清廷遂不能过问藏事矣。达赖既入英人仨中,驻

藏大臣,类皆昏庸老朽,清末孱王守位,淫后专权,不知强邻逼处,宜固藩篱。

达赖亦渐知英之阴谋,其属下藏王边觉夺吉对沙俄心存幻想,见英人虎视眈眈,

乃联俄抗英。借贺俄皇加冕为名,赴俄京以施其纵横俾阖以夷制夷之术。英闻

之怒,遣精兵数千,逾雪岭侵入中国领土。达赖固以活佛自居,至是亦就其建

亭寺护法跳神问卜,以决和战。护法大言曰“佛能佑我,敌可虏而收其器械,

请决战”达赖信之,调藏中兵数千拒英兵于庆喜关外。英人涉险深入,遇伏仓

促应战,死亡百余,稍却。藏中相庆,以为神言验矣。而英复整军进,藏兵素

缺乏训练,卒大败,死千余人,遂望风披靡。达赖知大势已去,乃捕建亭寺护

法寸磔之,囚其母于工布之头波沟,携带珠宝珍物数百驮,率千余人出奔哈喇

乌苏。因行甚缓,恐英兵追及,乃封存宝物于其喇嘛寺,留兵守之,仅率百余

人人京求援,为慈禧诵皇经祈福。慈禧素佞佛,乃命川督遣混成一协赴援。予

时任川陆军六十五标队官,亦与入藏焉。

  ----------------------------------------------------------------

[校注二]

  按:陈之要例一云“予未人藏以前,搜求前人所著西藏游记七种读之....,

由藏归来,复购近人所著西藏政教及游记八种读之,......实则按之无物”以

陈君之明敏果锐,阅坊问书,自当不能满意。然此总叙首则所叙藏事,则十、

九皆有错误。盖由未曾深究西藏史地故也。兹为略校数处:一、唐古忒为清人

加于西藏之名,其称非古,不当冠于汉前,二、达赖、班禅皆非宗喀巴首座弟

子。达赖至三世始为蒙、藏人民所崇奉,有尊号。三、驻藏大臣虽创于雍正之

世,至乾隆未叶平廓尔喀后始掌握西藏政权。四、英军入藏,强与藏人订约,

驻藏大臣有泰署名约中,为光绪三十年事,达赖即于此役离藏入朝,原文叙次

大误。五、达赖初欲奔俄;清廷多方阻之,迁延年余,始被迫入京,非迳赴京

求援;时达赖与清廷甚相左也。六:达赖离藏后,清廷命张荫棠、联豫等先后

入藏办理善后,直接掌握西藏政权。联豫奏请自川调兵一协入藏驻防、镇慑反

侧,非清廷应达赖请;调兵往援也。

  ----------------------------------------------------------------  

  余自长沙军校毕业后,任湖南新军第一标队官。湖南新军,创自湘督端方,

以旧有巡防军改编为一、二两标,士皆稚愚,将校多出身行伍。独予队兵卒,

新募自家乡,皆青年学子,及茂才?[膳生,其时革命思潮已萌芽于内地,湖南

民气尤激昂。革命先进,迭遭失败,知非联络军队不足以颠覆满清,乃设同盟

会支部于长沙。予鉴于清政不纲,外侮侵陵,方醉心于政治革命。窃幸所部皆

青年俊秀,乃于军事训练外,授以国文史地测算诸科,期年之后,思想为之一

变,且大半加入同盟会。尝秘密集会于天心阁,士气日张,泛驾踬驰之行,不

可复制。予既怀古人勿樱人心之戒,以为从此鼓励激撮,清政可复,然愤骄之

祸,收拾壶难,则始于救国者,必终于误国。因是,决计解职归里,越年,同

学友约赴鄂谒鄂督赵尔巽,尔巽在清封疆大吏中,为最明达者。抚湘时,锐意

兴学练兵,予等皆受其陶铸者也。其弟赵尔丰督川,将有川边之行,亟需材,

尔粪资遣予辈入蜀。至成都,尔丰疑湘人皆革命党,不即擢用。未几,尔巽移

督川,尔丰授川边大臣,任命予为六十五标队官。隶协统钟颖部。旋分防百丈

邑。军余多暇,知英人谋藏急,部下有自藏归者,辄从问藏中山川风俗、参以

图籍,深悉藏情。适钟颖奉旨援藏。予见猎心喜,上西征计划书,于藏事规划

颇详尽。钟颖大加称赏,立召余回成都,委援藏一标三营督队官。予以眷属浮

寓成都,留无依然,归无资,送无人,力辞不就。管带林修梅力劝不已。钟颖

复债多金,优给月廪。余感其意,遂行。

  ----------------------------------------------------------------

[校注三]

  清末兵制,省约驻军一协,设协统。协辖三标,设标统。标辖,设管带。

犹今营长也。营辖四连,设队官。连辖九棚,设哨官,每棚有兵夫共十八名。

百丈驿属名山县,原作邑,误。驿当藏蜀冲途,陈之研究藏事,基于此战也。

  钟颖,字鼓明。正黄旗人。父晋昌,尚咸丰妹,官至盛京副都统。以附义

和团罪,谴戍西藏军台。行至成都,托病,经川督锡良奏留养病,实慈棺后密

旨也。颖于同治帝为表兄弟,故邀慈禧宠眷。光绪三十一年密诏假协统衔,于

凤凰山训练新军,时年仅十八耳,新军成,钟为协统,率之入藏。时宣统元年

也,年二十二。

  钟颖协下,乐山王方舟任参谋长,荣县王伯樵任秘书长。其三标统,一由

颖自兼。一为刘介堂,一为陈庆。

  林修梅,湖南人,时任陈庆标下第三营管带。后随征入藏,至昌都懈职归。

与石青阳等奔走革命,在广东有声。陈渠珍,初任其营督队官,犹营副也。后

代林为管带。其后,林在广东,陈在湘西,始终不协

  ----------------------------------------------------------------

  时革命思潮遍于中国南部。四川僻在边隅,一年之中,捕拿革命党破获机

关之事时有所闻。青年志士,亦渐染革命思潮,群起作排满运动。余入藏之心

虽决,时侄方大病,妻年少,凄凉异地,形影相吊,闻予将出塞,均痛哭牵衣。

予至是亦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顾钟颖遇我厚,又念革命潮流,终难避免。

异日茫茫禹域,谁是乐郊,且余在军未尝他务,而川当局犹以革命党目之,久

客他乡,殊非长策。西藏地僻远,而俗椎鲁,借此从戎之机,漫作避秦之游,

亦计之得也。乃百计安慰家小,摒挡家事,挥泪而行,时宣统元年秋七月既望

也。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