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30年来我家的几次盖房说起(共有7段) -- 大懒虫1号

共:💬17 🌺9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四)21世纪,2004年后,整修,补建。

前两年,应时代需求,应我和妹妹的需求,由我俩出钱,整修那1979年的房子,主要是整修外围,把厨房拆了,挨着旧楼重新起了个楼,顺便把围墙院子大门一并整修更新,加强防盗效果(被偷走了不少东西)。还有就是把院子前面30来平米的属于我家的堆杂物的空地给盖了一个房子,当储物间用。类似这样的内外部整修,在我们村里几乎家家都早已如此了。最明显的变化是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村里过去的那些门户已经极其地不安全,家家都从以前任何人随意可以推开的大门(大多数人家大门是虚掩的),换了多保险的防盗门防盗窗,还有把围墙整得巨高。我家那1979年盖的房子的已经多次被盗了。

我爹说,这次盖楼,是多次盖楼以来最辛苦的。

第1个辛苦是原材料运进来和废弃物运出去的艰难,因为路太窄了车根本开不进来,所以,那么多砖头板材都是用3轮车运进来的,还有那么多废弃物都是用3轮车运出去的。大部分运输工作是我娘做的。现代的砖头也不好买了,而且挺贵的,造型不再是过去那种扁扁的实心长方体,比过去的体积大一倍以上,中间有蜂窝状的孔,据说这样的砖头比过去的更结实。

第2个辛苦是人手太少了。现在不比当年,过去劳动力多,现在劳动力奇缺。过去年轻人都留在本地的,现在年轻人都在市区工作,附近的村里基本都是一个情况:老弱病残+少部分年轻人守护,另外加一些外省人口(之所以标注外省人口,因为这种外来人口成批举家常住的情况是千百年来没有过的,本地居民都是少说也住了几百年了。这几年社区的变化给我的感觉的震撼不亚于生态学中的外来物种入侵,对本地造成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治安的恶化,尤其是对一个有悠久传统的成熟老社区而不是一个崭新的移民地区来说,特别不好。本人认为这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短视行为直接导致的。鄙视!)。亲戚什么的基本请不动了,好不容易花钱请来的工人,吃力的危险的都不干,一天都出不了活儿,所以,包括拆除和盖起,主要工作都是我爹一个人做的,我妈负责运送材料,其间请到做泥水匠的亲戚做过10工。一楼的屋顶不是以前的预先做好的一块块的钢筋水泥板,而是当代流行的现浇方式,直接在屋顶上浇注而成,一整块的,据说这样的牢固安全,这一技能,我爹自学成材。

第3个辛苦是邻里关系的恶化。当盖前面那个储物间的时候,还没动工,前面的跟我们没来往的邻居(我家的空地跟他们家隔着起码10米宽的号称是他们家的没有任何围墙的废弃空地)不动声色地喊来了区里专门管这类事的公务员,控告我家占用他家的地基和路。结果公务员一来察看现场就说,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因为我家的原始地基比他们家的空地明显高出70厘米,而且,我家不仅没占用公家的路,事实上还让出了一小部分。另外有点历史重演,对于那间我父母辛苦盖起来的储物间,我3叔家在盖好后很无理地要走了一半,其过程伤透了我父母的心,略过不提。

这次辛苦地盖房子,客观原因加父母的主观因素,没怎么请工人,省了不少钱,我们农村的工钱在这几年算是比较贵了,建筑装修方面的技术师傅,一工150元左右(城市里我开装潢公司的堂哥说大概90-100元),非技术师傅的帮工工钱每工60-80-100元不等,比如我家请人定做的一张木床,但是光木工钱,就是2000元,另外还有油漆匠的工钱,而且这些师傅都很缺乏,需要提前预约。

我爹通过盖这次的房子,展示了无师自通自学成材的建筑才能。他负责盖的楼房继承了我爷爷结实厚重的特点。我爹新盖的楼房受到各路亲戚朋友的参观并啧啧称道。同时“名声远扬”,后来村里有厂家请他过去负责盖厂房,据说盖得不错。在建筑和装修方面我爹比较强悍的一点是,看一眼专业的人怎么做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比如我家电的线路的现代改装都是他弄的,其中比较彪悍的一点是,我家可以在楼下把楼上的灯打开,有个别开关还是串联两个灯,一摁开关两个都亮!不过比较郁闷的是,楼上的电源插座通电的只有一个,有可能接错线了。另外90年代家家改建那导致后来地下水污染、井水不能用的是建设新时代的冲水马桶,在农村我所有近亲家的冲水马桶都是我爹给安装的,而且似乎发生在一夜之间。比如那段时间我去奶奶家的时候,奶奶说你爹给安了冲水马桶,回头去了伯父家,甚至弄堂里的阿婆家,均是:你爹给安的。甚至远处的大姑家的店里的也是我爹给安的。

(五)关于盖楼的总结

估计家里以后不会再盖楼了,前两年陆续对老房子房间内部进行的装修工作做得也不错,以后最多的是细节完善,父母住的97年盖的房子也需要装修了,对家里的房子,最大的兴趣就是以后选择最好的季节,带一群朋友,去度假的时候住。还有就是老了的时候回去住,我们家空气好。

关键词(Tags): #严肃点#盖房子#经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