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政府征召民间监督员了 -- 破奴冠军

共:💬32 🌺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好!
家园 群众民主监督执行的经验与前瞻

重庆开县麻柳乡基层民主调查

其中

  解说:为了求得群众的信任,当时的麻柳乡政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四个村分别召开动员会议,分别请四个村的群众选出一位信得过的村民代表负责大桥修建期间的财务管理和监督,这种做法在麻柳乡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以老张为首的四位村民就是当时四个村村民选出的群众代表。

其下是操作办法

  记者:你们管什么?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他那个会计做的账,比如材料费用有多少,哪样花去了多少,我们查它是真还是假,看是真我们就签字,他就付钱。如果我们不签字,他就花不了钱

  记者:你必须得有他们的签字,你才能够出这个钱?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那是,我才付款。

  记者:那村干部如果说,说这个钱你得付,他的话行不行?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那不行,四个村干部,四个群众代表签了字我就付款。

  记者:要所有的人都签了字你才能付?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才能付,甚至对于工程的质量,我们也有权干涉它。

  记者:你怎么干涉呢?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你要不合乎质量,水泥标号达不到标准,你的石头打毛了要不得的,也有权监督它。

  记者:那就算你发现了你能怎么样呢?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就扣他的款,我们群众就有那样的权力,虽然官不大,没有好大的官,权力就那么大,但是群众选的叫我们来监督。

  记者:当了这么多年的干部,你已经很习惯了,以前命令式的管理也很方便。这是一个权利,有人来约束你,有人来监督你,一开头的时候也会有点不适应?

  李兴田:开头那几天有,觉得不舒服。

  记者:什么感觉?

  李兴田:就觉得干部没权了,说话也不算数。

  记者:你这个弯子能转过来吗?

  李兴田:那个弯子转得过来,我是这么认为的,不是老百姓管我,只是换了个什么呢,就把那个权我一个人不用了,老百姓参与也是他的权,我们本来干部也该那么做,但是我干部的工作,反而还减轻了重大的压力。

  解说:由过去的乡村干部既管事也管钱,到现在的乡村干部只管事,村民代表管钱,这种方式的转变,打消了一些村民担心集资款被干部们乱花的疑虑,接下来,为了进一步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麻柳乡党委政府把修桥方案的决策权也交给了全体村民。

  李红彬:对修桥如何修这个方案,资金怎么筹集?哪些人筹钱 ,哪些人不筹,这些问题都去交给群众讨论。当时建立了一个民众的公决书,多数群众他是赞同的,同意了这个意见。

  记者:你这个多数怎么个确定法?

  李红彬:接近80%。

  记者:以前在你这个行政管理系统当中,有过用这种方法吗?

  李红彬:过去一般没有,干部进行研究,研究之后通过一个会议公布一下。

  记者:那这次为什么把公布改成公决了?

  李红彬:干部和群众缺乏信任了,我们就把它白纸黑字的写下来,记录在案,大家签字画押,最后共同遵守 互不反悔。

  记者:但这个公决书它反过头,它对政府有约束力没有?

  伍贤生:有。

  记者:它有什么约束?

  伍贤生:你如果说,我们既然群众签了字,愿意投钱,你们如果不给我们修了,那是不行的。

  解说:修桥方案由四个村的全体村民通过表决的方式民主决定,村民选举出来的代表在具体修建过程中对资金、工程质量负责全面监管,这些做法都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双河口大桥如期开工了。麻柳乡的党政干部、四个村的村干部以及村民代表彼此合作、互相监督,终于使双河口大桥按照计划进度一点点向前延伸、合龙,而且在修建过程中,一些过去村民们担心的问题也在村民代表的监督下彻底得到了改变。

  伍贤生:包工头那是给了我3000多块钱(罚款)的,我要让他返工,哪里不符合质量就要返工,我说这是人民投的钱,得为人民办事,不然的话如果整垮了,我就给群众带来了祸,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杂费)不到1000块钱。

  记者:什么开支少?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杂七杂八的开支。

  记者:杂费很少。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很少,几乎是没有。

  记者:什么招待啊?吃喝啊这类的?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不存在,那不存在那个。

  记者:你做的这个账,老百姓有没有权利查,普通村民能不能看你这个账?

  伍贤生:都能看。

  记者:就是这个账目啊?

  伍贤生:这个账目。

  修建双河口大桥村民代表:全部是要公开的。

  伍贤生:那是公开的,那没有半点假的。

  记者:因为以前老百姓总有一种议论,说一搞工程的话,村干部就拿务工补助费,是挣钱的活。修这个桥后来你们拿多少钱?

  李兴田:我们没拿钱,村民代表有三两百块钱

  记者:你这样的干部呢?

  李兴田:干部都没有。

  记者:你们都没有啊?

  李兴田:我们都没有,这也是在公决书当中打出来的。

  记者:从开第一次会开始到修完多长时间?

  李兴田:半年时间。

  记者:半年时间,那干部愿意干吗?说这么辛苦,连点利益都没有?

  李兴田:才是的,麻柳为了要感化老百姓的积极性,你只有从干实事开始,所以那个是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是看你干部,我们是个灯泡,老百姓就是看你亮与不亮,亮成什么样子,他随时都在评价你。

  解说:在双河口大桥的修建过程中,村民们真正感到自己的意见能够真正算数,自己能够真正做主,逐渐地,乡村干部们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而且在大桥建成后,还发生了一件让村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李红彬:算下来最后节余了3万多元,人平节余了9.4元,有的人就想,用这笔钱来抵交群众的任务,很多人当年的任务没有完成,二一种想法就是把它截存下来办其它的事业。但是另外一种想法,就是兑现开出的承诺。

  解说:早在修桥动员和公决的时候,当时的麻柳乡政府就曾经给村民做出了集资款用不完就退还群众的承诺,虽然人均只有9.4元,可是为了真正地挽回民心,乡政府还是在财政状况十分紧张、税费征缴任务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把钱退还了村民。

  记者:那你们原来想过说会退钱吗?

  重庆市开县麻柳乡九华村村民:没想过,交了的钱没想过要退,结果给大家退了的。

  记者:那让你们去领钱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重庆市开县麻柳乡九华村村民:领钱的时候就是觉得这些干部有些实在了。

  重庆市开县麻柳乡九华村村民:从我们桥开始修,修好后 通过算帐,我们老百姓开始从那个时候,对政府有信任了,搞任何事情基本上都是明朗化,就是公开化。

  记者:你觉得你们现在跟干部之间的关系跟以前比?

  重庆市开县麻柳乡九华村村民:还可以,应该还可以,人民群众也是比较欢迎他们。

  解说:就在双河口大桥建成后不久,村民们又自发地找到麻柳乡党委、政府,要求由政府出面组织,继续修建紧邻双河口大桥的另外两座大桥。麻柳乡党政集体也从修建双河口大桥的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工作方法,后被称作“八步工作法”,其核心内容是“深入调查民意,充分尊重民意,由群众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财务公开,阳光作业”。这种还权于民、民主执政的基层民主管理方法很快就在麻柳乡见到了成果。仅仅从1999年开始的三年中,麻柳乡11个村的村级公路就迅速从过去的12公里发展到30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其它各项公共事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带动了全乡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八年中,群众相继投入了3000多万元集资款用于各项公共事业,而政府在其中的投入还不到600万元。

  记者串场:谁也没想到,修这座桥的时候,一项新的制度也跟着建立起来了。因为修桥要向老百姓筹集资金,所以必须民主决策。因为缺乏信任,所以必须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因为需要一个对双方都行之有效的有约束力的规则,所以有了公决书,就连麻柳乡的干部也没有想到,一项只是安民心的工程,却成为为了麻柳基层民主的开端。

带来的效率问题:

民主和效率不存在缺失

话语权的确立:

民主不是简单的外来概念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5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