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好了,地震过了不少时间了,可以说些煞风景的事情了。 -- 贪玩的风筝

共:💬57 🌺1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说几个事情

1。在许多村庄,还有乡镇,灾民在军队进去之前就开始自救了,特别是那些死亡人数较少,没有被列为重灾区的地方,我了解一些朋友家里都是这样。

2。电视里帐篷里的灾民,大多数是集中安置点的,一般都在市县,或者乡镇。对于他们,无论是村庄里逃出来的,还是乡镇的,有很多原来收入很高的农民(比如办企业和搞农家乐旅游的,看到有个帖子说什邡的不少农民人均收入过万的)变成了赤贫,就算没有伤亡,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到了陌生的地点,该做什么也不知道(也看到有个帖子说安置在绵阳体育馆的灾民一开始上厕所不冲水,看到很多年轻的志愿者打扫厕所后受到感动,以后卫生就保持得很好了)。

3。对于小朋友和伤员的要求,也许可乐和肉更容易接受?而且如果条件许可,患了绝症的人不也是想获得些补偿?伤痛感很多是慢慢释放的,而且伤痛和醉酒一样,有各种表现形式,比如不说话,也比如自暴自弃。

4。和灾民无关,不说了

并非为了跟您抬杠,说点建设性的:

1。您有句话说得很好,自己的观察很可能并不能代表事情全面的样子。大家都一样,我也是片面的。关键在于,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这种抽样本身就是被媒体改变了,这一点,也是媒体最大的不足。互联网对此有所弥补,但带来的新问题就是信息的可靠性和整理,其实每个人都有选择性,猎奇是本能,常态的东西,一般不被关注,还是一句话,看大局吧。

2。过度的关注,过多的爱心,是会惯坏小孩子的,大人也一样。然而这主要还是大人的错,相信政府是有比较全面的安置和重建计划的,帐篷时代三个月,临时房时代三年,灾民不可能养一辈子,媒体军队和志愿者撤离之后,只要还想好好活下去的人,都会努力的。

3。所有的付出都希望得到回报,就连最无私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也不例外,因为我们希望孩子们有出息,或者至少快乐。其实这种期望是一种很大的压力,以前的助学行动不就有这种故事吗?贫困生可不可以吃肉?买MP3?

和妹妹讨论过,如果在救灾现场,废墟下埋着的人你恰好知道他是个坏人,你还会救他吗?如果边上有个好人是不是先救好人?你救的人将来有成就你会骄傲,但你救的人将来做了坏事你会后悔救他吗?更进一步,倘若你是先知,你会救以后是个坏人的人吗?我觉得这就像禅说里那个军医的故事。行善,不要看更多以后的事。

事实上,救灾和扶贫有很多类似之处,授人以渔或者鱼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比如对于东汽,订单比钱可能更好,对灾民也是一样。

一点点建议,我非四川人,也非浙江人,对四川和浙江都很有好感,觉得都是勤劳勇敢仁爱的中华民族的代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