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诺曼底故事(17) -- daharry

共:💬107 🌺15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岸上阵地和工事是点状目标

二战期间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做到对点状目标实施精确打击,除非有前进观察员抵近目标后直接指挥炮火打击,而这在登陆前甚至登陆中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战中空军拥有的精确打击力量主要是俯冲轰炸机,但是俯冲轰炸机面对敌人的高炮和战斗机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只有在掌握了绝对制空权且无强大的地面高炮火力的时候才比较好用一点。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隆美尔本人。隆美尔非常重视部队的伪装和工事的建造。在非洲作战的时候,隆美尔一直率领劣势兵力和盟军对抗,所以非常注重利用各种伪装措施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兵力。到非洲作战的后期,他又率领败战之师千里撤退,一路上不时的利用防线和雷场阻滞盟军的追击。最终占尽优势的盟军也没能吃掉他,眼睁睁的看着他退入突尼斯。所以巴顿仰慕隆美尔不是没道理的,隆美尔这人攻、战、退、守都很有一套。

所以隆美尔对盟军的各种打击手段非常熟悉,他对于修造防线来对抗盟军的优势火力是别有心得的,那个经典的托布鲁克坑就是源自他的“非洲经验”。另一个比较经典的就是他搞了几个电线杆子在悬崖上伪装成海岸炮阵地,闹得盟军专门组织突击队在登陆的时候去对付它们(“最长的一天里”专门有这一段),这招他也是在非洲就用过的。隆美尔这些虚虚实实的手法极大的削弱了盟军对他的防线的打击效果。

此外,盟军空军内部对于空中力量的使用重点有争议,尤其是英国方面比较重视战略轰炸而轻视战术轰炸。这种争执也直接影响了对于德军海岸工事这类战术目标的打击力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