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葵花宝典渊源考 -- 黄花2003

共:💬47 🌺10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补遗:莲花、禁欲

莲花在佛教中有特殊象征意义。佛经有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污泥,乃生此花。受了佛教东来的影响,中国遂产生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和意境。

佛教看来,我们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浑浊不堪,太多修行的障碍。但修道者应知本性原自清静,譬如莲花,不受欲乐熏染。

从修行的角度,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漏之身”,也就是除了佛菩萨,我们都是带病之身。要转变为无病之身,修行之初,要先禁欲。其实佛教的根本戒律“五戒“中,对于性行为,不是绝对地禁止。具体说是,对于出家的僧众,是“不淫”,绝对不能有性行为;但对于在家的学佛者,则是“不邪淫”,多一字而意思大相径庭,在此只是禁止法律和道德以外的性行为,夫妻正常性生活是允许的。但是,在家的修行者虽然能过正当的夫妻生活,但修行时,却也要行禁欲一段时间,这就是许多人较熟悉的“百日筑基”,让有漏之身经禁欲恢复到一定程度,有一定的基础,才能真正着行修行。故,未成年人就不必经历“百日筑基”。这个是较正规的修行要求,不是戏说。如果没有“百日筑基”,以有病之身来修行,终是基础不牢,妨碍修行。

但是,一般成年人觉得这个太难,身边有老婆,自己不需要,老婆也不答应。即使没有爱人,也难保证在百日期间不自己动手或不梦遗。性欲的爆发,确实是难以遏制。金庸虽然亲近佛学,但没有成就,晚年再婚还娶了年轻老婆,大概是毁在这色字这一关。“世人都知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这种无可奈何思想在写〈〈笑敖江湖〉中,就有了反面的反映。东方不败们为了解决性欲这一修行难题,竟然要挥刀自宫!但金庸心知肚明,这并非究竟。所以他笔下的这些人,还是“邪人行正法,正法亦是邪法”,虽然有一定神通,但行为变得乖张、暴戾,一派邪教行径,最终没有好下场。

其实,即使自宫了,也还是不能真正了断情欲。因为物质的性器官断了,但性生理并没有断。用法鼓山证严法师的说法——佛教讲“业感缘起”,“业”是身心的行为所留下的惯性作用或余势,这种惯性,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无从着力之处为止。(〈佛学入门〉)。也就是说,性欲的观念,还是发生作用,一旦遇到外缘,无始以来储存在“第八阿赖耶识”的情欲种子还是会爆发!所以,东方不败以男身自宫,还是找了个大胡子的情人。还可注意的是,这位大胡子名字中有一个“莲“字!

不过,性欲虽然是洪水猛兽,但也不是不能断。怎么断。〈四十二章经〉中说了“断心“。而且,写了这个帖子后,兄弟竟然得了一段时间和因缘,大概禁欲了一个多月,不仅没有性行为,也没有手淫、梦遗等任何射精的行为,心理上对性欲的想法变得很淡。这对于我以前是无法可想的,因为我曾有手淫的恶习,婚后很少了,但时间长一点就忍不了。根据个人经验大概有两点可供大家参考:

(-)如果如法,性欲是可以断的。断性确实应从“心“着手。简单一点说,性欲这东西,从心理上看,是藏在心识里的种子,一遇到处境的刺激,这个种子就会爆发。爆发的性欲返过来又成为新的业识,不数年增多,无法收拾。我的办法是,先体认到虽然“我”有性欲,性欲又引起生理的变法。但“我”还有一个东西,它知道这一点,而且最关键的是:它是没有性欲,没有反映的,无生无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就是“真我”(的影子)。然后,用这个“真我”(的影子)返照身心——看着性欲和身体反映一点生起,然后是自心清净,让它无可攀缘,只能如刚发点芽的种子,得不到阳光、雨水的助缘而渐渐枯萎!

(二)由此我得到一点宝贵的体悟:原来禁欲并不难,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痛苦呀!后来由于妻子的需要,破了戒,但我近期还有机会,到时就要进行“百日计划”了。

提供一点微薄的经验,希望给有心而畏难的朋友,增加一点信心和经验。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